卷十一 文学部·不学
没字碑
五代任圜曰:“崔协不识文字,虚有其表,号没字碑。”
腹负将军
晋党进官太尉,目不知书。一日,扪腹语曰:“吾不负汝!”一家妓应曰:“将军不负此腹,但此腹负将军耳。”
视肉撮囊
庄子曰:“人而不学,谓之视肉;学而不行,谓之撮囊。”
马牛襟裾
人不通古今,牛马两襟裾。
书簏
晋傅迪广读书而不解其义,唐李德淹贯古今,而不能属辞,皆谓之书簏。
杕杜
李林甫不识杕杜字,谓韦陟曰:“此云杕杜,何也?”陟俯首,不敢应。
金根车
韩退之子昶,性暗劣,为集贤校理。史传有“金根车”,昶以为误,改“根”为“银”,愈责之。
弄獐
唐姜度生子,李林甫手书贺之曰:“闻有弄獐之喜。”客视之,掩口笑。东坡诗:“甚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獐书。”
蹲鸱
张九龄一日送芋于萧炅,书称“蹲鸱”。萧答云:“惠芋拜嘉,惟蹲鸱未至。然寒家多怪,亦不愿见此恶鸟也。”九龄以视座客,无不大笑。
纥字
鲁臧武仲名纥,孔子父叔梁纥(纥音恨发切,恨兴轩辖),而世多呼为“核”。萧颖士闻人误呼武仲名,因曰:“汝纥字也不识!”
伏猎
萧炅为侍郎,不知书,常与严挺之书,称伏腊为伏猎。挺之笑曰:“省中岂容伏猎侍郎乎?”乃出之。
春菟
桓温篡位,尚书误写“春搜”为“春菟”,自丞相以下皆被黜。
目不识丁
唐张弘靖曰:“天下无事,尔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个字!”(“个”字误书“丁”字,以其笔画相近也。)
行尸走肉
《拾遗记》:“任末曰:人而不学,乃行尸走肉耳!”
心聋
《列子》:人不涉学,犹心之聋。
白面书生
宋太祖欲北征,沉庆之谏不可。江湛之曰:“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今欲伐国,而与白成书生谋之,曷克有济?”
口耳之学
《杨子》:“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河东记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道家
- 列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