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文学部·不学
没字碑
五代任圜曰:“崔协不识文字,虚有其表,号没字碑。”
腹负将军
晋党进官太尉,目不知书。一日,扪腹语曰:“吾不负汝!”一家妓应曰:“将军不负此腹,但此腹负将军耳。”
视肉撮囊
庄子曰:“人而不学,谓之视肉;学而不行,谓之撮囊。”
马牛襟裾
人不通古今,牛马两襟裾。
书簏
晋傅迪广读书而不解其义,唐李德淹贯古今,而不能属辞,皆谓之书簏。
杕杜
李林甫不识杕杜字,谓韦陟曰:“此云杕杜,何也?”陟俯首,不敢应。
金根车
韩退之子昶,性暗劣,为集贤校理。史传有“金根车”,昶以为误,改“根”为“银”,愈责之。
弄獐
唐姜度生子,李林甫手书贺之曰:“闻有弄獐之喜。”客视之,掩口笑。东坡诗:“甚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獐书。”
蹲鸱
张九龄一日送芋于萧炅,书称“蹲鸱”。萧答云:“惠芋拜嘉,惟蹲鸱未至。然寒家多怪,亦不愿见此恶鸟也。”九龄以视座客,无不大笑。
纥字
鲁臧武仲名纥,孔子父叔梁纥(纥音恨发切,恨兴轩辖),而世多呼为“核”。萧颖士闻人误呼武仲名,因曰:“汝纥字也不识!”
伏猎
萧炅为侍郎,不知书,常与严挺之书,称伏腊为伏猎。挺之笑曰:“省中岂容伏猎侍郎乎?”乃出之。
春菟
桓温篡位,尚书误写“春搜”为“春菟”,自丞相以下皆被黜。
目不识丁
唐张弘靖曰:“天下无事,尔辈挽两石弓,不如识一个字!”(“个”字误书“丁”字,以其笔画相近也。)
行尸走肉
《拾遗记》:“任末曰:人而不学,乃行尸走肉耳!”
心聋
《列子》:人不涉学,犹心之聋。
白面书生
宋太祖欲北征,沉庆之谏不可。江湛之曰:“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今欲伐国,而与白成书生谋之,曷克有济?”
口耳之学
《杨子》:“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 推荐作品:
- 子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史记
- 汉书
- 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济公全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