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伦类部·兄弟
田氏紫荆
田真、田广、田庆兄弟同居,紫荆茂盛。后议分析,树即枯槁。兄弟不复议分,树乃茂盛如故。
昆玉
陆机陆云兄弟二人,生于华亭,人比之昆冈出玉,因名昆玉。
三间瓦屋
蔡司徒在洛,见陆机兄弟住参佐廨中,三间瓦屋,士龙住东头,士衡住西头。士龙为人文弱可爱,士衡长七尺余,声作钟声,言多慷慨。
难兄难弟
陈元方子群,陈季方子忠,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手足
袁绍二子谭、尚,父死争立,治兵相攻。王修谓曰:“兄弟者,手足也。人将斗,而断其右臂,曰我必胜可乎?”二子不从,为曹操所灭。
折矢
吐谷浑阿柴有子二十人。疾革,令诸子各献一箭,取一箭授其弟慕利延,使折之,利延折之。取十九箭使折之,利延不能折。乃叹曰:“孤则易折,众则难摧。若曹识之!”
尺布斗粟
淮南厉王与汉文帝兄弟,徙蜀道死。民谣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兼容。”
分痛
宋使晋王有病,太祖亲往视之,自为灼艾,晋王觉痛,太祖亦取艾自灼,以分其痛。
皆有文名
罗愿兄颢、吁、颉、颂、弟颒,皆有文名,朱熹特称之。
大小秦
唐秦景通与弟暐,皆精《汉书》,号大秦、小秦。凡治《汉书》者,非出其门,谓无师法。
束带未竟
刘琎,瓛弟。瓛尝隔壁夜呼之,琎下床着衣立,然后应。兄怪其久,曰:“顷束带未竟。”其操立如此。
龙虎狗
诸葛瑾仕吴,弟亮仕蜀,弟诞魏魏。时谓蜀得龙,吴得虎,魏得狗。
棠棣碑
贾敦颐为洛州司马,洛人为刻碑市旁。弟敦实又为长使,洛人亦为立碑其侧,号“棠棣碑”。
三张
晋张载博学,能文章,尝作《剑阁铭》,武帝命镌之剑阁;弟协少有隽才,为河间内史;亢亦娴词赋。时号“三张”。
三魏
魏允中南乐人,兵使王元美赏识之。丙子秋试,元美偕同官饮使院,戒阍吏曰:“小录至,非魏允中元毋传鼓。”夜半鼓发,相与欢叫,已,与其兄允贞、弟允孚皆举进士。时人号曰“三魏”。
自缚请先季死
王琳年十余岁,父母俱亡。遭乱,乡邻逃窜,惟琳兄弟独守冢庐,号泣不去。弟季出,遇赤眉,将杀之。琳自缚,请先季死。“贼”矜而放之。
时称四皓
徐伯珍少孤贫,以箬叶学书,杜门十九年,淹贯经史,累召不出。兄弟四人俱白首,时称四皓。
人所难言
刘正夫官左司谏。徽宗方究蔡邸狱,正夫入对,引淮南“斗粟”、“尺布”之谣。上意遂解,谓正夫曰:“兄弟之间,人所难言。卿能及此,不觉感动。”
俱九岁贡
宋王应辰年九岁,以能诵九经、作《春秋》、《语》、《孟》义,兼通子史,贡于礼部。后数年,其弟应申亦九岁贡礼部。
一母所生
吴思逵兄弟六人,先以父名析居。及父卒,泣告其母曰:“吾兄弟别处十余年,今多破产。一母所生,忍使苦乐不均耶?”复共居。
金友玉昆
辛攀父奭,尚书郎,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知名。秦雍为之语曰:“五龙一门,金友玉昆。”
相煎太急
曹丕欲杀其弟植,植赋诗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火攻伯仲
周顗弟嵩,因醉詈其兄,曰:“兄才不及弟,横得重名!”然蜡烛投之。顗颜色无忤,徐曰:“阿奴火攻,诚出下策。”
姜被
后汉姜肱与弟重海、重江各娶,兄弟相恋,不忍别。作一大布被,寝则兄弟与共。人称其友爱。
花萼集
李义山兄弟俱以文章着,同为一集,号《李氏花萼集》。
贾氏三虎
后汉贾彪兄弟三人,并有高名,而彪最优。故天下称之曰:“贾氏三虎,阿彪最优。”
二惠竞爽
左昭公三年,齐公孙灶卒。晏子曰:“惜也!子旗不免,殆哉!二惠竞爽犹可,又弱一个,姜其危哉!”
双璧
陆暐与弟恭之,并有时誉。洛阳令见之,曰:“仆已年老,幸睹双璧。”
佳子弟
王右军少时为从伯敦、导所器,常谓右军曰:“汝是吾家佳子弟,当不减阮主簿。”
吾家麒麟
晋顾和族叔荣,见其总角志气不儿,曰:“此吾家麒麟,兴吾宗者,必此子也。”
我家龙文
《北史》:杨愔幼聪慧绝人,其叔奇之,曰:“愔也,将相器。”常语人曰:“此儿驹齿未落,已是我家龙文;更十岁,当求之千里之外。”
犹子
卢迈进中书侍郎,再娶无子。或劝蓄姬媵,迈曰:“兄弟多子,犹子也,可以主后。”
千里驹
苻朗,苻坚从兄之子,坚常称之曰:“吾家千里驹也。”
乌衣子弟
晋王氏子弟多居乌衣巷,一时贵盛。人称之曰乌衣子弟。
小阮
竹林七贤,阮咸为阮籍兄子,故称小阮。
大小王
东阳王承出守东阳,多惠政。弟幼亦东阳守。时朱异用事,车马填门。魏郡申英指异门曰:“此中辐辏,惟势是趋。不能屈者,大小王东阳耳。”
臣叔不痴
王湛雅抱隐德,不知者以为痴。兄子济往省,见床头有《周易》,因共谈《易》,剖析精微,出济意外,乃叹曰:“家有名士,三十年不知!”武帝尝问济:“卿家痴叔死未?”对曰:“臣叔不痴。”又问:“谁比?”曰:“山涛以下,魏舒以上。”
芝兰玉树
谢玄为叔父东山所器重。安常谓子侄曰:“子弟亦何豫人事?正欲使之佳。”玄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屐齿之折
谢太傅与客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展书毕,摄放床下,了无喜色,下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不觉屐齿之折。
三桂堂
宋王之道刚直,尚风节,与兄之义、之深同科名,颜其堂曰“三桂”。尝梦帝命之曰:“以尔有功,堂录其后。”子十人,仕者九人。
刻鹄类鹜
马援戒其子侄曰:龙伯高敦厚周慎,吾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吾不愿汝曹效之。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
析产取肥
汉许武以二弟晏、普未显,欲使成名,乃析产为三,自取肥田广宅,二弟无后言,人皆称其克让。晏、普并举孝廉,武乃会宗人,泣言析产故,悉以田宅归晏、普,一郡叹服之。
兄弟感泣
何文渊知温州府。民有兄弟争财而讼者,文渊判其状,曰:“只缘花底莺声巧,致使天边雁影分。”兄弟感泣亲睦。
兄弟争牛
张苌年汝南郡守。有兄弟分一牛争讼不能决者,苌年赐以己牛一头,使均之。于是境中相戒,咸敦敬让。
翕和堂
韩祥与弟补同登进士,俱以德行文章显名。宋理宗书“翕和堂”以赐之。
弟请抵罪
唐陆南金官太子洗马。尝匿卢崇道,捕当重法。弟璧请抵罪,御史怪之。璧曰:“母未葬,妹未妇,兄能办之。我生无益,不如死。”御史义之,并免。
兄惟一子
许荆兄子世,尝报仇杀人,怨者操刃攻之。荆跪曰:“世无状,咎在荆。兄惟一子,死则绝嗣,荆愿代之。”怨家曰:“许掾郡中贤者,吾何敢犯?”遂委去。
急即扑杀
李绩疾,子弟固以药进。绩曰:“我山东田夫尔,位极三台,年将八秩,非过分耶?”命置酒奏乐,列子弟,谓弟弼曰:“我见房、杜诸公,苦作门户,为后人计,并遭痴儿破家。我有如许 豚犬,将付汝;若不率教,急即扑杀。”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孝经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载记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水浒传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