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每天天刚刚亮就要起床,先洒水打湿庭堂内外的地面然后扫地,使庭堂内外整洁;天刚刚黑的时候就休息,并亲自查看一下要关锁的门户。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对于每一顿饭,我们都要想到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常想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多么的艰难。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凡事先要准备,下雨前,要先把房子修补完善,不要等到口渴的时候才来掘井。
  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流连。
  自己生活上一定要勤俭节约,宴会宾客的时候一定不要沉迷不止。
  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
  使用的器具质朴而干净,就算是用泥土做的瓦器,也比金玉制的好;食品节约而精美,虽是园里种的蔬菜,也胜于山珍海味。
  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不要营造华丽的房屋,不要图买肥沃的田地。
  三姑六婆,实淫盗之媒;婢美妾娇,非闺房之福。
  三姑六婆这类人做的事情都不正派,家养美丽的婢女和娇艳的姬妾,这不是家庭的幸福。
  童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艳妆。
  家僮、奴仆,不可雇用英俊美貌的,妻妾切不可有艳丽的妆饰。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
  祖宗虽然离我们年代久远了,但是祭祀时却仍要虔诚;子孙即使愚笨,教育也是不容怠慢的,一定让他们多读经典著作。
  居身务期质朴,教子要有义方。
  自己生活节俭,以做人的正道来教育子孙。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不要贪不属于你的钱财,不要饮酒过量。
  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贫苦亲邻,须加温恤。
  和做小生意的挑贩们做买卖,不要占他们的便宜;看到穷苦的亲戚或邻居,要关心他们,并且要给他们有金钱或其它的援助。
  刻薄成家,理无久享;伦常乖舛,立见消亡。
  对人刻薄而发家的,绝对不会长久的享受。行事违背伦常的人,那么离毁灭的日子就不远了。
  兄弟叔侄,须分多润寡;长幼内外,宜法肃辞严。
  兄弟叔侄之间要互相帮助,富有的要资助贫穷的;长幼辈分之下,礼法应该谨严,谈话应该庄重。
  听妇言,乖骨肉,岂是丈夫?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
  听信妇人挑拨,而伤了骨肉之情,那里配做一个大丈夫呢?看重钱财,而薄待父母,不是为人子女的道理。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嫁女儿,要为她选择贤良的夫婿,不要索取大量的贵重聘礼;娶媳妇,要求娶贤淑的女子,不要贪图丰厚的嫁妆。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看到富贵的人,便做出巴结讨好的样子,是最可耻的,遇着贫穷的人,便作出骄傲的态度,是最鄙贱不过的。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居家过日子要尽量避免争斗诉讼,不然就会有不好的结果。为人处世不可多说话,言多必失。
  勿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生禽。
  不可用势力来欺凌压迫孤儿寡妇,不要贪口腹之欲而任意地宰杀牛羊鸡鸭等动物。
  乖僻自是,悔误必多;颓惰自甘,家道难成。
  性格古怪,自以为是的人,必会因常常做错事而懊悔;颓废懒惰,沉溺不悟,很难成家立业。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亲近不良的少年,日子久了,必定会受牵累;恭敬自谦,虚心地与那些阅历多而善于处事的人交往,遇到急难的时候,就可以受到他的指导或帮助。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因事相争,焉知非我之不是?需平心暗想。
  易相信别人说的话,如何知道那不是诬蔑人的坏话呢?要再三思考。因事相争,要冷静反省自己,因为怎知道不是我的过错?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
  对人施了恩惠,不要老是记在心里;接受了他人的恩惠,一定要常记在心,找机会报答。
  凡事当留馀地,得意不宜再往。
  做任何事情当留有余地;得意以后,就要适可而止。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他人有了喜庆的事情,不可有妒忌之心;他人有了祸患,不要觉得幸灾乐祸。
  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
  做了好事想要别人知道,就不是真正的善人。做了坏事唯恐被人知道,就是真的恶人。
  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看到美色就起邪心的,将来就会报应在自己的妻女身上;怀怨在心而暗中伤害人的,将会替自己的子孙留下祸根。
  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馀欢;国课早完,即囊橐无馀,自得至乐。
  家里和睦,就算缺衣少食,也觉得快乐;尽快缴完赋税,即使口袋没有剩余也自得其乐。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读圣贤书,目的在学圣贤的行为,不只是为了获取功名;做官要有忠君爱国的思想,怎么可以考虑自己和家人的享受?
  守分安命,顺时听天;为人若此,庶乎近焉。
  守住本分,顺应天命。做人能够这样,那就差不多接近最佳境界了。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谷梁传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小八义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