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朱柏庐,原名朱用纯,字致一,自号柏庐,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江苏昆山县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其父朱集璜是明末的学者,清顺治二年守昆城抵御清军,城破,投河自尽。朱柏庐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征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曾用精楷手写数十本教材用于教学。潜心研究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躬行实践。康熙间坚辞博学鸿词之荐,,后又坚拒地方官举荐的乡饮大宾。与徐枋、杨无咎号称吴中三高士。康熙三十七年染疾,临终前嘱弟子:学问在性命,事业在忠孝。著有《删补易经蒙引》、《四书讲义》、《劝言》、《耻耕堂诗文集》、《愧讷集》和《毋欺录》等。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别史
 - 平宋录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难经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李公案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文子
 - 亢仓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