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六十五 印
历史来源
印(Yìn)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以祖字为氏。周宣王公元前806年封小弟友于郑,建立郑国,为伯爵。至郑穆公有儿子姬睔(Gǔn音滚),字子印,其子孙在郑国为卿大夫,以祖字为姓,为印氏。郑大夫印段,字子石,即子印之孙,其后人世代沿袭为印姓。印姓最早的先祖是黄帝。
得姓始祖:印段。从文献上追宗索源,可知头一个以印为姓的人,是2600年以前的郑国大夫印段。这位我国印氏家族的始祖,也是名登《左氏春秋》的古代贤人。郑国当代的位置,是在现在河南省中部黄河以南的一大片地方。可见,当他们于战国时被新崛起的韩国所灭之后,属于郑国公族的印氏,却在陕西的冯翊一带繁衍滋长。然后以冯翊为中心,陆续向全国各地播迁,形成今日印氏人家到处可见。望族居冯翊郡(今陕西省大荔县)。故印氏后人奉印段为印姓的得姓始祖。
家族名人
印宝:明朝地方官,做事果断干练。地方上许多事情难以公断,而印宝去了以后,办事有原则,又精通世故,一一办妥,故以干练勤事著称。
印应雷:抗元名将,是位堪称楷模的清官。宋朝时在温州当地方官,当时地里有人作乱乱,印应雷假借宴请,将兵乱平息了,没让百姓受战乱之灾,因此出了名。
印光任:如今这个名字是鲜为人知的,而在澳门却仍是妇孺皆晓。乾隆年间,印光任正任广东肇庆府同知,上峰考察他精明能干,即荐他担任了首任澳门同知。在任期内,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地加强了对澳门葡萄牙人的管理。随后,又与继任的澳门同知张汝霖合作,写成第一部有关澳门的专著《澳门纪略》。这是一本地方志体例的著作,详记了澳门的形势险要,岛屿水道、社会风情,特别是与葡萄牙及其它欧洲国家交流的始未。书一刊刻,不胫而走,在当时很有影响,不久便被乾隆帝选入钦定《四库全书》。
印宪曾:清·印光任之子,进士及第后,历任浙江宁绍台道等职;他的孙子印鸿经,中进士后还被点了翰林。他们所交结的是姚鼐、袁枚等一代文坛巨子。此时,上海印姓科甲不绝,文采风流,处于全盛时期。
迁徙分布
(缺)印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印姓出自姬姓。上古周朝时,有个郑国。郑国有位国君叫郑穆公,郑穆公的儿子叫子印,子印的后代就以印字为姓,世代相传。如在郑国做官的印段,就是子印的孙子。印姓的先祖,可以追朔到周朝的王族。原来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将他这一氏族中的一位贵族,分封到郑,建立了郑国,并又封为公爵。而周朝君王的先祖,又可追朔到远古的黄帝,所以印姓也是黄帝子孙龙的传人。
周族的后稷(姬弃)也是印姓的先祖。周族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部落。周以经营农业而著称,其祖先弃,任尧的农官,因善种五谷号称后稷。后来弃与夏禹、商契一起成为舜的属官,并协助大禹治水。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帝范
- 中论
- 兵家
- 六韬
- 吴子
- 尉缭子
- 乾坤大略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饮膳正要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子不语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