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卷中·太阴见证
太阴湿土内属于脾,其脉弦紧,外证不呻吟,四肢不痛,身不甚热,时自汗自利,手足冷多痰唾,服保元丹、姜附汤,十日后汗出而愈。(此证温治若早,愈亦甚速,稍不审察,害人亦易。)又一证发黄生紫斑,咽干燥噫气者,此名阴燥、阴黄,服钟乳粉,十日后汗出而愈。庸医或误认阳证,凉之即死。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大学
- 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说苑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管子
- 邓析子
- 医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新齐谐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