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卷中·鹿
(一)鹿茸∶主益气。不可以鼻嗅其茸,中有小白虫,视之不见,入人鼻必为虫颡,药不及也。〔嘉〕
(二)鹿头肉∶主消渴,多梦梦见物。〔心·嘉〕
(三)又,蹄肉∶主脚膝骨髓中疼痛。〔心·嘉〕
(四)肉∶主补中益气力。〔嘉〕
(五)又,生肉∶主中风口偏不正。以生椒同捣敷之。专看正,即速除之。〔心·嘉〕
(六)谨按∶肉∶九月后、正月前食之,则补虚羸瘦弱、利五脏,调血脉。自外皆不食,发冷病。〔嘉·证〕
(七)角∶主痈疽疮肿,除恶血。若腰脊痛、折伤,多取鹿角并截取尖,错为屑,以白蜜(五升)淹浸之,微火熬令小变色,曝干,(更)捣筛令细,以酒服之。(令人)轻身益力,强骨髓,补阳道、(绝伤)。〔嘉·证〕
(八)角∶烧飞为丹,服之至妙。但于瓷器中或瓦器中,寸截,用泥裹,大火烧之一日,如玉粉。亦可炙令黄,末,细罗,酒服之益人。若欲作胶者,细破寸截,以 水浸七日,令软方煮也。〔证〕
(九)又,妇人梦与鬼交者,鹿角末三指一撮,和清酒服,即出鬼精。〔嘉〕
(十)又,女子胞中余血不尽、欲死者,以清酒和鹿角灰服方寸匕,日三夜一,甚效。〔嘉〕
(十一)又,小儿以煮小豆汁和鹿角灰,安重舌下,日三度。〔嘉〕
(十二)骨∶温。主安胎,下气,杀鬼精,可用浸酒。凡是鹿白臆者,不可食。〔证〕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汉书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传习录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天玉经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书目答问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颜氏家训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小八义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