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四 卷上·吴茱萸〈温〉
(一)上主治心痛,下气,除咳逆,去脏中冷。能温脾气消食。〔卷·嘉〕
(二)又方,生树皮∶上牙疼痛痒等,立止。〔卷·嘉〕
(三)又,(患风瘙痒痛者),取茱萸一升,清酒五升,二味和煮,取半升去滓,以汁微暖洗。〔卷·嘉〕
(四)如中风贼风,口偏不能语者,取茱萸一升,美清酒四升,和煮四五沸,冷服之半升。日二服,得小汗为瘥。〔卷·嘉〕
(五)案经∶杀鬼毒尤良。〔卷·嘉〕
(六)又方∶夫人冲冷风欲行房,阴缩不怒者,可取二七粒,(嚼)之良久,咽下津液。并用唾涂玉茎头即怒。〔卷〕
(七)又,闭目者名 子,不宜食。〔卷·嘉〕
(八)又方,食鱼骨在腹中,痛,煮汁一盏,服之即止。〔卷·心 ·嘉〕
(九)又,鱼骨刺在肉中不出,及蛇骨者,(捣吴茱萸)以封其上,骨即烂出。〔卷·心·嘉〕
(十)又,奔豚气冲心,兼香港脚上者,可和生姜汁饮之,甚良。〔卷·嘉〕
(十一)微温。主痢,止泻,浓肠胃。肥健人不宜多食。〔证〕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通典
- 史通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慎子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南游记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尹文子
- 总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