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天人解·脏腑生成
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伦。后日之灵蠢寿夭,贵贱贫富,悉于此判,所谓命秉于生初也。
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肝属木而心属火,肺属金而肾属水。是人之五行也。
五行之中,各有阴阳,阴生五藏,阳生六府。肾为癸水,膀胱为壬水,心为丁火,小肠为丙火,肝为乙木,胆为甲木,肺为辛金,大肠为庚金。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藏有心包主相火之阴,府有三焦相火之阳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尚书
- 论语
- 谷梁传
- 中庸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魏书
- 北史
- 金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茶经
- 千字文
- 墨子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镜花缘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