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兰江赋(杨氏书)
担截之中数几何?有担有截起沉疴。我今咏此兰江赋,何用三车五辐歌。
先将八法为定例,流注之中分次第。胸中之病内关担,脐下公孙用法拦。
头部须还寻列缺,痰涎壅塞及咽干。噤口咽风针照海,三棱出血刻时安。
伤寒在表并头痛,外关泻动自然安。眼目之症诸疾苦,更须临泣用针担。
后溪专治督脉病,癫狂此穴治还轻。申脉能除寒与热,头风偏正及心惊。
耳鸣鼻衄胸中满,好把金针此穴寻。但遇痒麻虚即补,如逢疼痛泻而迎。
更有伤寒真妙诀,三阴须要刺阳经。无汗更将合谷补,复溜穴泻好施针。
倘若汗多流不绝,合谷收补效如神。四日太阴宜细辨,公孙照海一同行。
再用内关施截法,七日期门妙用针。但治伤寒皆用泻,要知素问坦然明。
流注之中分造化,常将水火土金平。水数亏兮宜补肺,水之泛滥土能平。
春夏井荥刺宜浅,秋冬经合更宜深。天地四时同此数,三才常用记心胸。
天地人部次第入,仍调各部一般匀。夫弱妇强亦有克,妇弱夫强亦有刑。
皆在本经担与截,泻南补北亦须明。经络明时知造化,不得师传枉费心。
不遇至人应莫度,天宝岂可付非人。按定气血病人呼,撞搓数十把针扶。
战提摇起向上使,气自流行病自无。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论语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陈书
- 南齐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史评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吴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千金方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三国演义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曾国藩家书
- 伯牙琴
- 训蒙骈句
- 词源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