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沉(阴)
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脉经》。如绵裹砂内刚外柔。杨氏。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沉脉法地。有渊泉在下之象。在卦为坎,在时为冬。在人为肾。又谓之石。亦曰营。太过则如弹石。按之益坚。病在外也。不及则气来虚微。去如数者。病在中也。
《脉诀》言:“缓度三关,状如烂绵者,非也。”沉有缓数及各部之沉,烂绵乃弱脉,非沉也。
【体状诗】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
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沉行筋间,伏行骨上,牢大有力,弱细无力。
【主病诗】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尺部浊遗并泄痢,肾虚腰及下元痌。
沉脉主里,有力里实,无力里虚。沉则为气,又主水畜,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食。沉涩气郁,沉弱寒热,沉缓寒湿,沉紧冷痛,沉牢冷积。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梁书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类书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庄子
- 黄庭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西湖梦寻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桃花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