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十六 木部·诃黎勒
释名
诃子
气味
苦、温、无毒。
主治
下气消食。用诃子一枚,研为末,另以水一升,在瓦器中煎开几次后下药,再煎开几次,加盐少许饮服。又方:夜含诃子一个,天明时嚼咽。又方:用诃子三枚,包湿纸中煨熟。去核细嚼,牛乳送下。
久咳。用生诃子一枚,含口内咽汗。咳止后,口味很差,不想吃东西,可煎槟榔汤一碗服下,立即开味。
呕逆不食。用诃子皮二两,炒过,研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在,每服二十丸,空心服,开水送下。
小儿风疾 闭,语音不邮,气促喘闷啤足动摇。用诃子(半生半炮,去核)、大腹皮等分,水煎服。此方名“二圣散”。
气痢水泻。用诃子十枚,面裹煨熟,去核,研为末,一次服完,稀饭送下。加饭调药末和成丸子服亦可。方中也有加入木香的。又方:用诃子、陈桔皮、厚朴各三两,捣碎,筛过,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三十丸,开水送下。
赤白痢。用诃子十二个,六个生用,六个煨熟,去核焙干,研为末。赤痢用生甘草汤下,白痢用炙甘草汤下。 不止,再服药。
男子下疳。用大诃子烧灰,加入麝香少许,先以淘米水洗患处再搽药,或以荆芥、黄蘖、甘草、马鞭草、葱白煎汤洗亦可。
附方
诃称勒(诃子0)是成熟的果实。未成熟的果实,即通称的藏青果,亦名西藏橄榄,有利咽、开音的作用,可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症。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梁书
- 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载记
- 越绝书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国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吕氏春秋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宝传
- 庄子
- 列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