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十 木部·猪苓
释名
地乌桃。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伤寒口渴。用猪苓、茯苓、泽泻、滑石、阿胶各一两,加水四升,煮成二升。每服七合。一天服三次。此方名“猪苓汤”。
通身肿满,小便不利。用猪苓五两,研为还想,每服一匙,熟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妊娠肿渴(郐、腹皆肿,小便不利)。治方同上。
附方
猪苓是真菌类多孔菌科植物猪苓菌的菌核,常寄生于枫树、柞树、桦树、椴树等的树干或根部。李时珍说“猪苓淡渗透.....利不便与茯苓同功,但入补药,不如茯苓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史记
- 后汉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金史
- 梁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列子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古文观止
- 幽梦影
- 龙川别志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