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果部·桃
释名
桃枭:桃奴、枭景、神桃。
气味
核仁:苦、甘、平、毒。
桃枭(桃实在树上经冬不落者):苦、微温、有小毒。
桃花:苦、平、无毒。
桃叶:苦、平、无毒。
茎及白皮(树皮、根皮皆可用,根皮更好):苦、平、无毒。
桃胶(桃树茂盛时,以刀割树皮,久则有胶溢出,采收,以桑灰汤浸泡过,晒干备用):苦、平、无毒。
主治
核仁:
半身不遂。用桃仁二千七百枚,去皮类及双仁,放好酒一半三升中浸二十一天,取出晒干,捣细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以原酒送下。
上气咳嗽,胸满气喘。有桃仁三两,去皮尖。加水一程式研汁,和粳米二合煮粥食。
尸疰鬼疰(按:即肺结核)。用桃仁五十枚,研成泥,加水煮取四升取吐。
崩中漏下。用桃核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小儿 耳。用桃炒后研细,棉裹塞耳内。
大便不快,里急后得。有桃仁三两(去皮)、吴茱萸二两、食盐一两,同炒熟,去茱萸、食盐,单取桃仁几粒细嚼。
风虫牙痛。用桃仁烧出烟火,然后海外侨胞灭,安放痛齿上咬住。如此五、六次即愈。
桃枭:
疟疾。用桃枭十四枚、巴豆七粒、黑豆一两,研匀,加冷水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发病日五更服一丸,水送下。服药两次可愈。此方称“家宝通神丸”。
盗汗不止。有桃枭一个,霜梅二个,葱根七个,灯心二根,陈皮一钱,稻根、大麦芽各一撮,加水二盅煎服。
桃花:
大便艰难。用桃花为末,水送服一匙即通。
腰脊作痛。取桃花一斗一升,水二斗,曲六升,米六斗,如常法酿酒。每服一升, 一天服三次。
粉刺。用桃花、丹砂各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桃叶:
二便不通。用桃圳捣汁半升服(冬季可用桃皮代叶)。
鼻内生疮。用桃叶嫩心捣烂塞鼻内。无叶可用枝代。
身面癣疮。用桃叶捣汁搽。
茎及白皮:
黄疸。有筷子粗细的桃根一小把,切细,煎浓汤,空心一次服完。黄散后,可时时饮清酒一杯,则眼黄易散。忌食热面、猪、鱼等物。
肺热喘急。用桃皮、芫花各二升,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将布巾绞药汁温胸口、四肢等处。
喉痹塞痛。用桃皮煮汁服。
突患瘰疬。取桃树白皮贴疮上,炙二七壮,有效。
热病口疮。用桃枝煎浓汁含漱。
痔痛。用桃根煎汤浸洗。
水肿悄短。用桃皮三斤,去内外皮,加水二斗煮取一斗。以汁一半泡秫米一斗,加一半泡女曲一升,如常法酿酒。每服一合,一天服三次,以体中有热见药效。小便多,是病将愈的迹象。忌食生冷及一切毒物。
妇女闭经(数不通,面色萎黄,唇口青白,腹内成块,肚上筋起,腿胫浮肿)。用桃树根、牛蒡根、马鞭草根、牛膝、蓬 各一斤,锉细,以水三斗煎成一斗,去渣,更以慢煎成饧状收存,每服一匙,热酒调下。
牙疼颊肿。用桃白皮、柳白皮、槐白皮各等分,煎酒热漱,冷即吐去。
桃胶:
虚热作渴。有弹丸大小桃胶一块含口中,止渴。
石淋。用桃木胶如枣大一块,夏以冷水三合,冬以开水三合调服。一天服三次,当有石排出。石尽即停药。
血淋。用桃胶(炒)、木通、石膏各一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饭后服。
产后不痢,里急后重。有桃胶(焙干)、沉香、蒲黄(炒)各等分,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谷梁传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后汉书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魏书
- 周书
- 梁书
- 陈书
- 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平宋录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武林旧事
- 吴船录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儒家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神相全编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艺文类聚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黄庭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