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栽桑柘附·论桑种
《齐民要术》:桑椹熟时,收黑鲁椹。黄鲁桑不耐久。谚曰:“鲁桑百,丰绵帛。”言其桑好,功省,用多。
《齐民要术》:桑椹成熟的时候,采收黑鲁桑葚(作种子)。黄鲁桑不耐长时间储存。谚语说:“好的桑树多了,养的优质蚕多;蚕丝多了,丝织品自然就丰富了。”这是说鲁桑好,用功省,获得的利益多。
《博闻录》:白桑少子,压枝种之。若有子,可便种,须用地阴处。其叶厚大,得茧重实,丝每倍常。
《博闻录》:白桑,少有桑葚,须采用压条法繁殖。假若有白桑子,便可将种子种在土地背阴处。白桑的叶子又厚又大,所得蚕茧又重又厚实,缫出的丝常比一般的茧高出一倍。
《士农必用》:桑之种性,惟在辨其刚柔,得树艺之宜,使之各适其用。桑种甚多,不可遍举;世所名者,“荆”与“鲁”也。荆桑多椹,鲁桑少椹。叶薄而尖,其边有瓣者,荆桑也;凡枝、干、条、叶坚劲者,皆荆之类也。叶圆厚而多津者,鲁桑也;凡枝、干、条、叶丰腴者,皆鲁之类也。荆之类,根固而心实,能久远,宜为树。鲁之类,根不固而心不实,不能久远,宜为地桑。然荆桑之条、叶,不如鲁桑之盛茂;当以鲁条接之,则能久远而又盛茂也。鲁为地桑,而有“压条”、“换根”之法,传转无穷;是亦可以长久也。荆桑之类,宜饲大蚕;其丝坚纫,中纱罗。《书·禹贡》“厥篚原丝”,注曰:“膘,山桑。”此荆之类而尤者也。鲁桑之类,宜饲小蚕。
《士农必用》:关于桑树的特性,重要的是在于辨别桑叶的刚劲和柔嫩,探求合适的种植方法,使各种桑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桑的种类繁多,不胜一一列举。世上有名的品种,即为荆桑和鲁桑。荆桑的葚多,鲁桑的葚少。叶子薄而尖,叶子边缘有锯齿的是荆桑;凡是树的枝干、桑条、桑叶皆非常坚实刚劲的,均为荆桑一类。叶子又圆又厚又多津液的皆属于鲁桑类;凡是树的枝干、桑条、桑叶柔嫩茂盛的,均为鲁桑一类。荆桑类,根深、树的心材坚实、树高,适宜于长成大树。鲁桑类,根不深、心材不坚实、树矮,适宜于作为地桑种植。但是荆桑的枝条和叶子,都不如鲁桑生长茂盛,故应当用鲁桑的枝条嫁接到荆桑上,便会使桑树既能维持长久,又可以生长得非常茂盛。鲁桑为地桑,故可采用压条换根法繁殖新株,代替老桑,传递不绝,所以也是可以保持长久的。荆桑类的桑叶,适宜用来饲喂大蚕,蚕丝非常坚韧,可织纱和罗。《尚书·禹贡》“厥篚原丝”的注解为:“膘,山桑。”即是指荆桑类中最优异的一种。鲁桑一类,适宜于喂饲小蚕。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金史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天工开物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古画品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论衡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十二楼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云笈七签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诗文评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