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韬·战骑
武王问太公曰:“战骑奈何?”
武王问大公说:“骑兵作战的方法是怎么样的?”
太公曰:“骑有十胜,九败。”
太公答道:“骑兵作战有‘十胜’、‘九败’。”
武王曰:“十胜奈何?”
武王又问:“‘十胜’是哪些内容呢?”
太公曰:“敌人始至,行陈未定,前后不属,陷其前骑,击其左右,敌人必走;敌人行陈整齐坚固,士卒欲斗,吾骑翼而勿去,或驰而往,或驰而来,其疾如风,其暴如雷,白昼如昏,数更旌旗,变易衣服,其军可克;敌人行陈不固,士卒不斗,薄其前后,猎其左右,翼而击之,敌人必惧;敌人暮欲归舍,三军恐骇,翼其两旁,疾击其后,薄其垒口,无使得入,敌人必败。
太公答道:“敌人刚到,行列阵势还没有布定,前后不相衔结,立即用骑兵击破敌先头骑兵部队,夹击敌人左右两侧,敌人定会败逃;敌人行列阵势整齐坚固,士气高涨,我骑兵应该拖住敌人,时而奔驰过去,时而奔驰回来,快如疾风,猛烈如雷,从白天战至黄昏,常常变更旌旗、服装,让敌人觉得惊恐万分,这样就能够打败敌人;敌人行阵不坚固,士气低迷,士兵缺乏斗志,就用骑兵进逼敌人的前后方,袭击其左右两侧,夹击其两翼,敌人必定感到恐慌;敌人黄昏时想收兵回营,军心恐惧,我方就用骑兵夹击其两翼,急速袭击其后尾,逼近其营垒的出入口,阻止其进入营垒,敌人必然失败;敌人没有险阻可依凭,行阵不坚固,那么,我方骑士长驱直人,断绝敌人的粮道,敌人必定饥饿;战场地势平坦无险,毫无隐蔽,四面都可以见到敌兵,那么我方车骑联合进攻,敌人必乱;敌人奔跳,士卒散乱,那么我方骑兵或者从侧翼攻击,或者从前后袭击,敌军将帅就可生擒;敌人日暮返回营垒,部队众多,队形一定混乱,就令我骑兵十人为一队,百人为一屯,战车五辆为一聚,十辆为一群,多插旗帜,配备强弩,或扫击其两翼,或断绝其前后,敌人将帅就可以被俘虏。上述这些,就是骑兵作战十种取胜的战机。”
“敌人无险阻保固,深入长驱,绝其粮路,敌人必饥;地平而易,四面见敌,车骑陷之,敌人必乱;敌人奔走,士卒散乱,或翼其两旁,或掩其前后,其将可擒;敌人暮返,其兵甚众,其行阵必乱;令我骑十而为队,百而为屯,车五而为聚,十而为群,多设旌旗,杂以强弩;或击其两旁,或绝其前后,敌将可虏。此骑之十胜也。”
武王又问:“‘九败’是哪些内容呢?”
武王曰:“九败奈何?”
太公答道:“凡是用骑兵攻击敌人而不能攻破敌阵,敌人假装逃跳,却以兵车骑兵返回袭击我军后方,这是骑战的败地;追击败逃之敌,越过险阻,长驱深入而不停止,敌人埋伏在我左右两旁,又断绝我的后路,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围地;前进后不能退回,进入后不能出来,这叫做陷入天井之内,困于地穴之中,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死地;前进的道路狭隘,退归的道路迂远,敌人可以弱击强,以少击多,这就是骑兵的没地。
太公曰:“凡以骑陷敌,而不能破陈,敌人佯走,以车骑返击我后,此骑之败地也。追北逾险,长驱不止,敌人伏我两旁,又绝我后,此骑之围地也。往而无以返,入而无以出,是谓陷于天井,顿于地穴,此骑之死地也。所从入者隘,所从出者远,彼弱可以击我强,彼寡可以击我众,此骑之没地也。
大涧深谷,林木茂盛,活动困难,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竭地;左右两边有水,前面有大山,后面有高岭,我军在两水之间同敌作战,敌人内守山险,外居水要,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艰地;敌人断我后方粮道,我军只能前进而没有退路,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困地;低洼泥泞,沼泽遍布,进退困难,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患地;左有深沟,右有坑坎,高低不平,看似平地,进退都会招致敌人袭击,这就是骑兵作战上的陷地。这九项,就是骑战的死地。这些正是高明的将帅远避的,也正是愚蠢将帅所以失败的原因。”
“大涧深谷,翳藏林木,此骑之竭地。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三军战于两水之间,敌居表里,此骑之艰地也。敌人绝我粮道,往而无以还,此骑之困地也。下沮泽,进退渐洳,此骑之患地也。左有深沟,右有坑阜,高下如平地,进退诱敌,此骑之陷地也。此九者,骑之死地也。明将之所以远避,暗将之所陷败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尔雅
- 公羊传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三国志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宋书
- 元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资治通鉴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司马法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