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 晋语·胥臣论教诲之力
文公问于胥臣曰:“我欲使阳处父傅欢也而教诲之,其能善之乎?”对曰:“是在欢也。蘧蒢不可使俯,戚施不可使仰,僬侥不可使举,侏儒不可使援,矇瞍不可使视,嚚瘖不可使言,聋聩不可使听,童昏不可使谋。质将善而贤良赞之,则济可竢。若有违质,教将不入,其何善之为!臣闻昔者大任娠文王不变,少溲于豕牢,而得文王不加疾焉。文王在母不忧,在傅弗勤,处师弗烦,事王不怒,孝友二虢,而惠慈二蔡,刑于大姒,比于诸弟。《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于是乎用四方之贤良。及其即位也,询于八虞,而谘于二虢,度于闳夭而谋于南宫,诹于蔡、原而访于辛、尹,重之以周、邵、毕、荣,亿宁百神,而柔和万民。故《诗》云:“‘惠于宗公,神罔时恫。’若是,则文王非专教诲之力也。”公曰:“然则教无益乎?”对曰:“胡为文,益其质。故人生而学,非学不入。”公曰:“奈夫八疾何!”对曰:“官师之所材也,戚施直镈,蘧蒢蒙璆,侏儒扶卢,矇瞍修声,聋聩司火。童昏、嚚瘖、僬侥,官师之所不材也,以实裔土。夫教者,因体能质而利之者也。若川然有原,以卬浦而后大。”
晋文公问胥臣说:“我想叫阳处父做欢的老师来教育他,能教育好吗?”胥臣回答说:“这主要取决于欢。直胸的残疾人不能让他俯身,驼背不能让他仰头,小种人不能让他举重物,矮子不能让他攀高,瞎子不能让他看东西,哑巴不能让他说话,聋子不能让他听音,糊涂人不能让他出主意。本质好而又有贤良的人教导,就可以期待他有所成就。如果本质邪恶,教育他也听不进去,怎么能使他为善呢!我听说,以前周文王的母亲怀孕时身体没有变化,小便的时候在厕所里生下文王,没有添加任何痛苦。文王不让母亲增添忧虑,无需保傅多操心思,未让师长感到烦扰,事奉父王不让他生气,对两个弟弟虢仲和虢叔很友爱,对两个儿子大蔡和小蔡很慈惠,为自己的妻子大姒做出榜样,与同宗的兄弟也很亲近。诗上说:“为自己的妻子做出表率,进而及于兄弟,以此来治理家庭和国家。”这样就能任用天下的贤良之士。到他即位之后,有事咨询掌管山泽的八虞,与虢仲、虢叔两兄弟商量,听取闳夭、南宫括的意见,咨访蔡公、原公、辛甲、尹佚四位太史,再加上有周文公、邵康公、毕公和荣公的帮助,从而让百神安宁,使万民安乐。因此诗上说:‘孝敬祖庙里的先公,神灵都没有怨恨。’像这样的话,那么周文王就不单单是教诲的作用了。”晋文公说:“这样说来,那教育就没有用了吗?”胥臣回答说:“要文采干什么呢,就是为了使本质更加美好。所以人生下来就要学习,不学习就不能进入正道。”文公说:“那对先前所说的八种残疾人怎么办呢?”胥臣回答说:“这就要看官长因材而用了,驼背的让他俯身敲钟,直胸的让他戴上玉磬,矮子让他表演杂技,瞎子让他演奏音乐,聋子让他掌管烧火。糊涂的、哑巴和小种人,官长认为难以因材而用的,就让他们去充实边远的地区。教育,就是根据他内在的性能、本质加以因势利导,就像河川有它的源头,迎它到江河里然后让它汇成大流。”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大学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编年史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三字经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北山酒经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谱录
- 随园食单
- 杂家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论衡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道家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