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十九 晋语·悼公即位
二月乙酉,公即位。使吕宣子将下军,曰:“邲之役,吕锜佐智庄子于上军,获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以免子羽。鄢之役,亲射楚王而败楚师,以定晋国而无后,其子孙不可不崇也。”使彘恭子将新军,曰:“武子之季、文子之母弟也。武子宣法以定晋国,至于今是用。文子勤身以定诸侯,至于今是赖。夫二子之德,其可忘乎!”故以彘季屏其宗。使令狐文子佐之,曰:“昔克潞之役,秦来图败晋功,魏颗以其身却退秦师于辅氏,亲止杜回,其勋铭于景钟。至于今不育,其子不可不兴也。”
二月乙酉那天,晋悼公即位。任命吕宣子为下军元帅,说:“在邲之战中,吕锜在上军辅佐智庄子,俘获了楚国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才使子羽免难归国。在鄢陵之战中,吕锜亲自射中了楚恭王的眼睛,打败了楚军,安定了晋国,而他的后代却没有当大官的,他的子孙不能不提拔。”任命彘恭子为新军元帅,说:“他是范武子的小儿子,范文子的同母兄弟。范武子申明法令,安定了晋国,直到今天还在用他的法令。范文子劳苦身子,平定了诸侯,直到今天还仰赖他的功劳。这两个人的功德,难道可以忘记吗?”因此让彘季卫护他的宗族。任命令狐文子为新军元帅,说:“在以前战胜潞国的战役中,秦国曾图谋打败晋国,魏颗亲自在辅氏击退了秦军,俘虏了杜回,他的功勋铭刻在景公钟上。直到今天后代还没得到举荐,他的儿子不能不起用。”
君知士贞子之帅志博闻而宣惠于教也,使为太傅。知右行辛之能以数宣物定功也,使为元司空。知栾纠之能御以和于政也,使为戎御。知荀宾之有力而不暴也,使为戎右。
悼公知道士贞子专心致志,博学多闻,而且致力于教育,让他任太傅。知道右行辛擅长计算,明白物理而成就功业,让他任司空。知道栾纠善于驾车来配合军政,让他任国君战车的御者。知道荀宾力气大而不暴虐,让他任车右。
栾伯请公族大夫,公曰:“荀家惇惠,荀会文敏,黡也果敢,无忌镇静,使兹四人者为之。夫膏粱之性难正也,故使惇惠者教之,使文敏者导之,使果敢者谂之,使镇静者修之。惇惠者教之,则遍而不倦;文敏者导之,则婉而入;果敢者谂之,则过不隐;镇静者修之,则壹。”使兹四人者为公族大夫。
栾伯请求委任公族大夫,悼公说:“荀家朴实宽厚,荀会好学聪明,栾黡果敢决断,无忌沉着镇定,让这四个人当公族大夫。那些富家子弟生性骄横难以矫正,所以让朴实宽厚的人教育他们,让好学聪明的人辅导他们,让果敢决断的人告戒他们,让沉着镇定的人修正他们。由朴实宽厚的人教育他们,就会变得虑事周全而不懈怠;由好学聪明的人辅导他们,就会变得柔顺而明事理;由果敢决断的人告戒他们,就会知道过失而不隐瞒;由沉着镇定的人修正他们,就会变得稳重专一。”于是让这四个人任公族大夫。
公知祁奚之果而不淫也,使为元尉。知羊舌职之聪敏肃给也,使佐之。知魏绛之勇而不乱也,使为元司马。知张老之智而不诈也,使为元候。知铎遏寇之恭敬而信强也,使为舆尉。知籍偃之惇帅旧职而恭给也,使为舆司马。知程郑端而不淫,且好谏而不隐也,使为赞仆。
悼公知道祁奚果断而不过度,让他任中军尉。知道羊舌职聪明敏捷,让他辅佐祁奚。知道魏绛勇敢而不乱纪,让他任中军司马。知道张老智慧而不欺诈,让他任中军的候正。知道铎遏寇恭敬而诚实坚强,让他任上军尉。知道籍偃忠于职守而恭顺有礼,让他任上军司马。知道程郑端庄不邪,而且敢于进谏,毫不隐瞒,让他任赞仆。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易传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宋史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庐山记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神峰通考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茶经
- 杂家
- 千字文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小说家
- 山海经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