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周去非,字直夫,浙东路永嘉人,南宋隆兴元年,他29岁时中进士。生平事迹已难详考。其好友楼钥在淳熙十六年为他写了祭文,说他年寿数五十五,由此可推知周去非生卒年为1134~1189年。
周去非是宋徽宗宣和初年大儒周行己的族孙,家境优裕。周行己是北宋教育家,元祐进士,官至大学博士。周去非的大哥周鼎臣,字镇伯,曾官漳浦县主簿。他和几个兄弟都是由大哥周鼎臣培养成才的。
长兄为父,大哥周鼎臣很早就担当起养育几个弟弟的重担。据《周镇伯墓志铭》记载:诸弟迭起,各取科目,争为闻家,然皆由君教也。周鼎臣对兄弟尽职尽责,他将几个弟弟都培养成了进士,周去非在哥哥的精心培育下也通过了严格的科举考试。周去非在29岁那年得中进士,据《宋史·选举二》,他折桂的那一科,除了前五名得到较好的官位外,多数人为诸州司户簿尉,即授远地各州府县衙门的部门管事;余下的守选,就是等候选用。大多数连守选也没得到的人,,因为已考得进士资格,称为有出身,不久也会得到簿、尉一类低品的文、武小官阶。据《宋会要辑稿》载,周去非名次排在前五名之外,自然是官卑职微了。
南宋乾道八年,周去非赴广西任钦州教授。教授是宋代的地方教职官,州里的教授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教育局长。第二年他回乡丁忧,他的好友、新任广西最高军政长官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兼静江知府范成大,还写了一首《送周直夫教授归永嘉》的诗赠别他: 青灯相对许儒酸,
老去羁游自鲜欢。
昨夜榕溪三寸雨,
今朝桂岭十分寒。
知心海内向来少,
解手天涯良独难。
一笑不须论聚散,
少焉吾亦跨归鞍。
周去非丁忧家居期间,常与同科进士好友楼錀在一起讲学论政,楼錀后撰文云:始虽同登,各天一隅。余分郡符,君方尤居。间至偃室,退公之馀。讲《易》谈元,为之踌躇。剧论世故,发蒙砭愚。再仕峤南,备历崎岖。叙述了周去非初入仕途之经历。
回永嘉没住多久,南宋乾道九年周去非再仕峤南,备历崎岖,又回到岭南的工作岗位。这回是在静江府所属古县任县尉,如他在《岭外代答》自序所谓试尉桂林,成了范成大的幕僚。
县尉与县丞同为县令佐官,掌治安捕盗之事。南宋时县尉以阅羽弓手、禁止奸暴为职责,是与今天之公安局长相似的官位。范成大有时叫周去非到帅府议事,与闻团结边民之事,团结边民正是县尉职责。一个文质彬彬的教职官为何调任地位较低的县尉?是为了方便与范成大等文友交游还是出于别的原因,就不得而知了。《岭外代答》灵岩条云:余尝摄邑灵川,如果周去非是以县尉官职代理灵川知县,那也说得过去。
范成大评价周去非气质拔俗,将他比作海内知心。这样的一个文人也许并不适合追捕缉盗的县尉工作。淳熙二年,范成大赴成都上任,与周去非等人惜别时说嗟我与五君,明发各飞散,这个文人小圈子就各奔前程了。周去非回到钦州继续任教授。此时名将岳飞的三子岳霖任钦州知府,他在钦州拓建学宫,大兴教育,延聘周去非可能是他的主张,不然以南宋官制,周去非的任期已经满了。
接任静江知府的是时称东南三贤之一的张栻,周去非成为他的高足,常去桂林向他请教。张栻《钦州学记》说周去非于淳熙四年官满归乡,从此告别在广西六年的仕宦生涯。
- 推荐作品:
- 史
- 诗经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后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说苑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词源
- 诗人玉屑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