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版
《唐才子传》写成于元大德八年。写成后在元代即已刊行。
杨士奇《书后》称其所见云:十卷,总三百九十七人。虽较辛氏《引》中所称人数少一人,但相信此书在明初尚有足本流传,杨氏或少计一人也有可能。明永乐年间编修《永乐大典》,将本书收入《传》字韵内,但此部分《永乐大典》今亦佚。
清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时,《传》字一韵适佚,世间遂无传本。《四库全书总目》称:幸其各韵之内,尚杂引其文。今随条摭拾,裒辑编次,共得二百四十三人,又附传者四十四人,共二百八十七人。谨依次订正,釐为八卷。因此《四库全书》所收的《唐才子传》只是一个辑佚本,条目既已残缺,编次又迥异原刊,惟辑佚者据两《唐书》等史籍对传文作了一些订补,读起来显得文从字顺,对校勘者尚有参考价值。
所幸元刊十卷足本很早就已传入日本,得以完整保存。日本人先后据以刊刻了几种版本,主要有十四世纪后期刊行的五山本,正保四年刊行的正保本,享和二年天藻山人据五山本以活字重印后收入《佚存丛书》的佚存本。清代嘉庆年间,佚存本回流中土,国内学人以《四库全书》八卷本与之对校,又先后刊刻了几种版本。其中嘉庆十年陆芝荣三间草堂刊本、道光二十二年钱熙祚刊《指海》本校勘较精,颇具价值。
清代光绪年间,宜都杨守敬从日本访得一个元刊十卷足本,乃是现存各种十卷本的祖本,最具原始面貌。遵义黎庶昌以珂罗版将其影印,这是目前所见到的最好版本。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对《唐才子传》的笺注整理工作陆续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校注本如周本淳的《唐才子传校正》、舒宝璋校注的《唐才子传》、孙映逵的《唐才子传校注》、傅璇琮先生主编的《唐才子传校笺》等。其中周、孙二本各具特色,皆足称道;而傅本乃汇集了国内有关专家对唐代诗人的研究成果,探索《唐才子传》的材料出处,纠正其史实错误,补考原书未备的重要事迹,广搜博讨,抉微探幽,是目前有唐一代诗人事迹的材料库。
以上各重史实和材料,而对词语的注释尚嫌简略,语言不够通俗,不便广大读者阅读。1994年出版,由李立朴校注的《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本是一个比较适合普通读者的版本。
- 推荐作品:
- 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明史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靖康传信录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岭外代答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帝范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谱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镜花缘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何典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小五义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无量寿经
- 知言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太玄经
- 悟真篇
- 亢仓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