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辩通传·齐孤逐女
孤逐女者,齐即墨之女,齐相之妻也。初,逐女孤无父母,状甚丑,三逐于乡,五逐于里,过时无所容。齐相妇死,逐女造襄王之门,而见谒者曰:“妾三逐于乡,五逐于里,孤无父母,摈弃于野,无所容止,愿当君王之盛颜,尽其愚辞。”左右复于王,王辍食吐哺而起。左右曰:“三逐于乡者,不忠也;五逐于里者,少礼也。不忠少礼之人,王何为遽?”王曰:“子不识也。夫牛鸣而马不应,非不闻牛声也,异类故也。此人必有与人异者矣。遂见与之语三日。始一日,曰:“大王知国之柱乎?”王曰:“不知也。”逐女曰:“柱,相国是也。夫柱不正则栋不安,栋不安则榱橑堕,则屋几覆矣。王则栋矣,庶民榱橑也,国家屋也。夫屋坚与不坚,在乎柱。国家安与不安,在乎相。今大王既有明知,而国相不可不审也。”王曰:“诺。”其二日,王曰:“吾国相奚若?”对曰:“王之国相,比目之鱼也,外比内比,然后能成其事,就其功。”王曰:“何谓也?”逐女对曰:“明其左右,贤其妻子,是外比内比也。”其三日,王曰:“吾相其可易乎?”逐女对曰:“中才也,求之未可得也。如有过之者,何为不可也?今则未有。妾闻明王之用人也,推一而用之。故楚用虞邱子,而得孙叔敖;燕用郭隗,而得乐毅。大王诚能厉之,则此可用矣。”王曰:“吾用之柰何?”逐女对曰:“昔者齐桓公尊九九之人,而有道之士归之。越王敬螳蜋之怒,而勇士死之。叶公好龙,而龙为暴下。物之所征,固不须顷。”王曰:“善。”遂尊相,敬而事之,以逐女妻之。居三日,四方之士多归于齐,而国以治。诗云:“既见君子,并坐鼓瑟。”此之谓也。
颂曰:齐逐孤女,造襄王门,女虽五逐,王犹见焉,谈国之政,亦甚有文,与语三日,遂配相君。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隋书
- 魏书
- 北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陈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司马法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术数
- 神相全编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书目答问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阴符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