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赵三·秦攻赵平原君使人请救于魏
秦攻赵,平原君使人请救于魏。信陵君发兵至邯郸城下,秦兵罢。虞卿为平原君请益地,谓赵王曰:“夫不斗一卒,不顿一戟,而解二国患者,平原君之力也。用人之力,而忘人之功,不可。”赵王曰:“善。”将益之地。公孙龙闻之,见平原君曰:“君无覆军杀将之功,而封以东武城。赵国豪杰之士,多在君之右,而君为相国者以亲故。夫君封以东武城不让无功,佩赵国相印不辞无能,一解国患,欲求益地,是亲威受封,而国人计功也。为君计者,不如勿受便。”平原君曰:“谨受命。”乃不受封。
秦国进攻赵国,平原君派人向魏国请求援救。信陵君发兵到邯郸城下,秦国罢兵。虞卿为平原君请求增加封地,对赵孝成王说:“不使一个士卒战斗,不使一只戟毁坏,而解决了两个国家之间的灾祸,这是平原君的力量。使用别人的力量,却忘了别人的功劳,是不可以的。”赵孝成王说:“好。”将要给平原君增加封地。公孙龙听到了这件事,拜见平原君说:“您没有消灭敌人军队杀伤敌人将领的功劳,但赵王把东武城封给您。赵国的英雄豪杰,才能多在您之上,然而您却因为是赵王亲属的缘故做了相国。您接受东武城的封地没有功劳不谦让,佩戴赵国相印没有才能不推辞,一旦为国家解除患难,就想要追加封地,这是以亲戚的身份无功受封,而且以国人的身份计功受赏。我替您考虑,不如不接受合适。”平原君说:“接受您的命令。”于是就没有接受封赏。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谷梁传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梁书
- 南齐书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列女传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通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茶经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冰鉴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