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赵三·秦攻赵平原君使人请救于魏
秦攻赵,平原君使人请救于魏。信陵君发兵至邯郸城下,秦兵罢。虞卿为平原君请益地,谓赵王曰:“夫不斗一卒,不顿一戟,而解二国患者,平原君之力也。用人之力,而忘人之功,不可。”赵王曰:“善。”将益之地。公孙龙闻之,见平原君曰:“君无覆军杀将之功,而封以东武城。赵国豪杰之士,多在君之右,而君为相国者以亲故。夫君封以东武城不让无功,佩赵国相印不辞无能,一解国患,欲求益地,是亲威受封,而国人计功也。为君计者,不如勿受便。”平原君曰:“谨受命。”乃不受封。
秦国进攻赵国,平原君派人向魏国请求援救。信陵君发兵到邯郸城下,秦国罢兵。虞卿为平原君请求增加封地,对赵孝成王说:“不使一个士卒战斗,不使一只戟毁坏,而解决了两个国家之间的灾祸,这是平原君的力量。使用别人的力量,却忘了别人的功劳,是不可以的。”赵孝成王说:“好。”将要给平原君增加封地。公孙龙听到了这件事,拜见平原君说:“您没有消灭敌人军队杀伤敌人将领的功劳,但赵王把东武城封给您。赵国的英雄豪杰,才能多在您之上,然而您却因为是赵王亲属的缘故做了相国。您接受东武城的封地没有功劳不谦让,佩戴赵国相印没有才能不推辞,一旦为国家解除患难,就想要追加封地,这是以亲戚的身份无功受封,而且以国人的身份计功受赏。我替您考虑,不如不接受合适。”平原君说:“接受您的命令。”于是就没有接受封赏。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儒家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孙膑兵法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温病条辨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毛公案
- 释家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