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六·李自成败而复振
李自成败而复振
庚辰九月,秦兵大破李自成于函谷。自成众散略尽,其部下俱降,自成窜汉南,秦兵蹙之于北,左兵扼之于南,穷蹙不得他逸,食且尽。自经者数四,养子李双喜救之。自成因令军中尽杀所掠妇女,以五十骑冲围而南。时河南大饥,饥民所在为盗,自成自郧均走伊雒,饥民从者数万,势复大振。十一月,升陕抚丁启睿,总督陕西、山边、山西、河南军务。十二月,自成攻永宁陷之。杀万安王朱,连破四十八塞,遂陷宜阳。众至数十万。李岩为之谋主。贼每剽掠所获,散济饥民,故所至咸附之,势益甚。
先是,戊寅张献忠、罗汝才九股在房竹山中,自成来附。献忠谋杀之,自成觉而逃去。入蜀。己卯,自成自川潜渡,入豫取洛阳。
一云:戊寅自成寇襄,败于左师,奔谷城,献忠资以甲胄,走均。均贼王光恩降朝,劝与之俱,自成不应,去之郧,屏北山中不出者二年。庚辰,杨嗣昌搜捕之,自成潜逃洛下,饥民从者数万。
上云己卯入豫,此云庚辰逃洛,疑庚辰为是。但一云献谋杀自成,一云献资自成甲胄,则又疑谋杀为确。盖张、李是两不相下人。
杨嗣昌驻襄阳
庚辰闰正月,杨嗣昌奏辟永州推官万元,吉为军前监纪,从之。二月十三日甲子,给嗣昌万金,赐斗牛服,又赐海骝马一,枣骝马一,金鞍二。嗣昌驻襄,调兵会剿,以陕西兴安一路失期,斩其监军殷太白。三月,嗣昌次荆门,立大剿营,以新募湖南杀手二千人隶之,更以戏下骑兵为上将营,新抚降丁皆隶焉,以副将猛如虎将之,日望撤各镇内监还京。
罗汝才入川
二月二十日,辛未罗汝才掠信阳,寻陷光州。五月,汝才与过天星等七股尽入蜀,监军万元吉,扼夔门。已而,贼陷大昌,犯夔州。石柱女帅秦良玉,发兵援夔州,万元吉与之合。
按天启元年,敌攻沈阳诸将,吴文杰、周敦吉等救之。石柱司秦邦屏先率兵渡河,诸营继进。邦屏战死。三月,四川蔺贼奢崇明倡乱,遂据重庆府,已而复陷遵义,一方震惊。石柱宣抚司掌印女官秦良玉勤王。时敌厚遗秦氏,求其助兵,秦氏斩使留银,进兵围重庆。夫沈阳战死邦屏烈矣,抑男也。至良玉不过一女子耳。昔围重庆,今援夔州,其忠勇不愈于须眉者哉!
左良玉大破张献忠
六月,左良玉遣降将刘国能,围献于太平县之玛瑙山中。献食尽,分兵四出抄粮,不得粮归者,尽杀之。未归者,诣嗣昌降。良玉使国能将之,前行,诈称粮至,献开营。延入,国能大破之,斩首万级,扫其营垒,擒其妻孥,与徐以显、潘独鳌等送襄阳狱,献忠攀藤越岭逃去。
良玉前射献忠眉心,此又擒其妻孥等,可谓二快事。独是徐、潘为献之腹心,既获即宜诛之,以绝祸本,乃犹送狱以缓须臾,致贼得生奸计,窃所不解。岂畏献乎!抑欲招献乎!苟畏献则徐、潘为献之谋主,斩之献无主矣。若欲招献,亦姑留妻孥足矣,且献当日破郡陷邑杀人如草,虽亲王不免,凡有心者,恨不食肉寝皮,顾当事犹惜其妻子,护其党羽,谓之何哉!
围献忠略载二月事。
杨嗣昌夺印归印
五月,江北贼陷罗田,罗田县属黄州府。六月,副将军贺人龙等,合秦蜀诸军击贼,大破之。七月,贼小秦王等相率降于杨嗣昌,献忠、汝才谋渡川西走,诸将会师击之,营于夔之土地岭,待人龙兵三檄不至。初,嗣昌以左良玉进止多不从节制,而人龙所将陕兵骁勇善战,而多拥降丁,屡破贼有功,思得总兵名号以统辖之。川抚邵捷春为请于嗣昌。嗣昌乃祇密疏于朝,请以人龙代良玉,佩将印,既而闻玛瑙山之捷,后奏留良玉,佩将印如故,别加人龙职衔,须后命。人龙怏怏。良玉知之,意亦恨。当献忠遁伏山中,千余残寇可尽,乃良玉以夺印怀惭,人龙复以归印觖望,遂逡巡不复深入。皆嗣昌两帅之心,玩寇故也。癸亥,人龙兵噪,而西归;己巳,官兵败绩。
九月,罗汝才、过天星之入川也,凡九股。是时,嗣昌已降其八,遂飞章以闻,叙赉文武将吏有差。十月,献忠、汝才陷大昌。二十五日壬戌,又陷剑州。川兵追之败绩。执四将以去。剑州,属四川保宁府。
吴卿论兵弊
黄梅贡士吴卿上言,流贼奸宄出没,尤善侦走,尝日驰二百里,酗酒耽色,瞌睡不醒。若将勇敢衔枚夜袭,贼不能觉也。今兵不杀贼,反以仇民,穷乡男妇,匿林逃难,割首献功,以愚主将,主将以愚监纪,监纪不知,遂奏其功。此弊踵行久矣,所当惩痛者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周书
- 梁书
- 陈书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杂史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论衡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后汉演义
- 刘公案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总集
- 昭明文选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词源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