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五·郝敬卒
郝敬卒
郝敬,字仲舆,号楚望,湖广承天府京山县人。父承健,以乡荐,为肃宁令。母梦大蛇,若龙啮左胁入腹,而妊生敬。五岁即工偶句,万历戊子举人,己丑成进士,令永嘉,以治行擢礼科给事中。疏论辅臣内官,遂谪江阴令。致仕归。年四十卜窀穸,作挽歌。至七十四,召形家择日卜地,盛衣冠发瓜于椟,荷锸兆所,告后土,请以今年为死年,今辰为葬辰。他时勿更择日,诛茅启坎,去妇逮下彻缘素冠裳,葬椟而封树石。自题明给事中郝敬之墓。旁用石匣,函著书三百二十四卷以殉,刻生葬文告姻党。至己卯,年八十二,冬日早起衣冠,晡忽不怿,命内外埽,沐浴隐几,坐草札,别友人,称郝敬顿首绝笔。亲朋错愕来,户外屦满,危坐木榻,拱手为别。语止,笑乘鲭车出,至西山从容下舆,索笔题堂柱曰:升沈难定,但深壑藏舟,人世凭谁有力;来去自由,如惊风飘瓦,天公于我何心。少顷,属纩而绝。
公谪江阴,题联于庭云:坐上有嘉宾,谈笑风流吴季札。江干逢逐客,交游意气楚春申。又咏诗十章,多感慨不平意,勒于君山。有“酒逢欢笑无天性,思至哀吟有鬼工”之句。邑人诵之,予昔应试澄江,尝携笔登山,摹其六以归(六月十五笔)。
陈继儒卒
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南直华亭人。少英异,好读书,长于诗歌文辞,顷刻万言。弱冠补诸生,年二十八,裂其冠,投呈郡长,有云住世出世,喧静各别,禄养色养,潜见则同。揣摩一世,直如对镜空花,收拾半生,皆作出小草。一郡惊其言。当事勉留,卒不听,退而躬奉菽,永结茅小昆山之阳,修竹白云,焚香宴坐豁如也。父殁,哀毁欲死,负土为垒,弟之子,姊之孤,赖之得存。时顾端文,高忠显招继儒入讲社,继儒曰:愿士大夫有此行,不必有此名,所知交遍天下,四方求文者,履日满户外。然绝妄渔愧干请。尝云:王公布衣之交,仅存一线于天壤,宁使讶其不来,毋使厌其不去。又云:踯躅公庭,必为双鹤所笑。郡守李三式其庐,谢不见。既李以事去,继儒送之千里,劳藉如平生欢,而方岳贡尤神交二十年。一时抚按交章奏荐,请照吴与弼例,特行聘征,屡奉俞旨,固辞不就。惟与山水为缘。每当春秋佳日,月夕花朝,非操舸龙潭,即卜筑旷野,一时名姝骚客,辐凑而至。或匿蒹葭苹藻间,长歌短笛,鸥鹭惊翔,累日经旬,兴尽方止。己卯病卒,得年八十有二。藏无饼金,惟留遗编数卷,未殁前,召子孙宾朋曰:汝曹逮死而祭我,不若生前醉我一杯酒。于是群从雁行洗爵,次第而献,如俎豆状,继儒仰天大嚼。叱曰:何不为哭泣之哀,左右皆大恸,或为薤歌以佐觞,歌愈悲,醉愈进,继儒起而喜舞,簪帽以花,婆娑佻达,尽醉乃罢。将暝目,又畅言无鬼之旨,鼓掌大笑而逝。所著有秘笈品外文集几百卷行世。
当启、祯间,妇人竖子,无不知有眉公者,至饮食器皿,悉以眉公名。比于东坡学士矣。其与董思白交最厚。在前□中,又比沈石田之于王文恪公云。先是,王征君□登,文章翰墨妙天下。交游在公卿间,差似眉公,而蒲轮不就,为岩穴光,眉公加人一等矣。
术士郑仰田
郑字仰田,惠安人,少椎鲁,不解治生,父母贱恶之。逃之岭南为寺僧,种菜,面黧黑补衣百结。有老僧长眉皓发,日光如水,呼仰田而指寺僧曰:汝等皆不及也。寺僧怒,逐仰田,旬日无所归,号泣于野外,老僧迎谓曰:吾迟子久矣。偕入深山中,授以拆字歌诀,月余遂能识字。因授以青囊,袖中壬遯射覆诸家之术,无所不通晓。天启初,将卜相,南乐指全字为占,仰田曰:全字从人、从王,王四画,当相四人。问其姓名,曰全字省三画为土,当有姓带土者。省四画为丁,当有姓丁者。省两画纵横为木,当有名属木者。以所省之文,全归之,当有名全者。已而拜莆田、贵池、元城、涿州四相,一如其言。晋江李与奄党吴淳夫有隙,指吞字以问。仰田曰:彼势能吞汝,非小敌也。从天、从口,非其人吴姓乎?曰然:然则何如?仰田曰:吴以口为头,彼头已落地矣。汝何忧?逾年而吴伏法。魏阉召仰田问数。仰田蓬头突,踉跄而往,长揖就坐。阉指囚字以问。群奄侍列,皆愕眙失色。仰田徐应曰:囚字,国中一人也。奄大喜。仰田出谓人曰:囚则诚囚也,吾诡词以逃死耳。之白门,奄势益炽,俞少卿密扣之。仰田方昼卧屋梁下,上有断梗下垂,仰田指之曰:如此矣。未几,阉果自经。丙子冬,前知钱谦益有难,自闽来吴,复入燕,为刺探狱情缓急;时年八十二矣。行及奔马,两壮士尾之不能及。谓谦益曰:七日彼当下位,公狱解矣,然必明年而后出。后一一不爽也。己卯春,谓家人曰:明日有群僧叩门乞食,具数人餐以待,吾亦随往矣。质明,沐浴更衣,群僧至,饭毕入坐,端坐而逝。
左良玉破豫贼
己卯正月二十五日癸未,河南巡抚常道立削籍,以纵寇渡河也。以李仙风代之。二月,左良玉大破河南贼飞虎刘国能于许州。国能降。三月,左良玉大破贼于南阳府内乡县,上闻其兵淫掠,责之。四月初四日辛卯,良玉再破贼于河南之镇城。二十三日庚戌,贼李万庆率众四千解甲,诣内乡城下,降于良玉。
前卷载常道立招抚刘国能,出遗闻。此载良玉二月破贼,国能降,出史略,年月颇异。或去年道立招国能,有就抚意,至是久为良玉所破,其降始决耳。非一书自相矛盾,盖并志之,一以传疑,一以俟考也。余亦仿此(六月二十六笔)。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仪礼
- 尔雅
- 谷梁传
- 大学
- 大戴礼记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魏书
- 北史
- 梁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谱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西厢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十二楼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龙城录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河东记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诗文评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牡丹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