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四十二
游雅 高闾
游雅,字伯度,小名黄头,广平任人。少时好学,有高才。魏世祖时,与渤海高允一起闻名远近,朝廷征拜他为中书博士、东宫内侍长,迁任著作郎。出使刘义隆之后,朝廷授官为散骑侍郎,赐爵广平子,加授建威将军。慢慢升迁太子少傅,统领禁中兵马,进爵为侯,加授建义将军。受诏与中书侍郎胡方回等改定律制。出为散骑常侍、平南将军、东雍州刺史,假梁郡公。为官廉正清白,治迹很好。朝廷征召为秘书监,委以编撰国史的任务。他不勤著述,最终没有成就。帝诏游雅写《太华殿赋》,文学平平。游雅性格刚倔暴躁,好自夸,喜欢讥踩别人。高允看重游雅的文学才能,而游雅看不起高允的才能,高允性格柔顺宽容,不记恨这一点。高允准备与邢氏成婚,游雅劝他与自己同族的人成亲,高允不愿意。游雅说:“河间邢氏尊贵,不如广平游氏更贵。人家抛弃伯度,我自敬黄头。”看重自己轻贱他人,都像这样。高允著《征士颂》,特别重视游雅,事实在《高允传》。游雅因此议论长短,对儒者陈奇忿忿不平,于是诬陷陈奇,以致族诛,人们因为这而深深地责难他。和平二年(461)去世。朝廷赠他为相州刺史,谥称宣侯。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明史
- 宋史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辽史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江南野史
- 水经注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通典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天玉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随园食单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阅微草堂笔记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宝传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