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传·卷七十一
贺讷 刘罗辰 姚黄眉 杜超 贺迷 闾毗 冯熙 李峻 李惠
冯熙字晋昌,长乐信都人,文明太后的哥哥。祖冯文通,记在《海夷传》。世祖平定辽海,冯熙父亲冯朗内迁,官做到秦、雍二州刺史、辽西郡公,因犯事被诛杀。文明太后掌握朝政,追赠为假黄钺、太宰、燕宣王,在长安立庙。
夫右贤左戚,尚德尊功,有国者所以治天下也。殷肇王基,不藉莘氏为佐;周 成大业,未闻姒姓为辅。及于汉世,外戚尤重,杀身倾族,相继于两京,乃至移其 鼎玺,乱其邦国。魏文深以为诫,明帝尚封顽騃。晋之杨骏,寻至夷宗。居上不以 至公任物,在下徒用私宠要荣;茧犊引大车,弱质任厚栋;所谓爱之所以害之矣。 太祖初,贺讷有部众之业,翼成皇祚,其余或以劳勤,或缘恩泽。咸序其迹,举外 亲之盛衰云尔。
冯熙生于长安,被魏母姚氏所抚养。他的叔父乐陵公冯邈因为战争进入蠕蠕境内,魏母也携带冯熙逃避到氐、羌部落中养育他。冯熙长到十二岁,喜好弓箭马匹,很有勇力干才,氐、羌人都归附于他。魏母看到这种情况,准备返回长安。入长安之后,冯熙才开始读书,从师学《孝经》、《论语》,喜好阴阳兵法。长大之后,游历华阴、河东二郡之间。天性博爱,不拘小节,来者不问是官是民,一律接待。
贺讷,代人,太祖之元舅,献明后之兄也。其先世为君长,四方附国者数十部。 祖纥,始有勋于国,尚平文女。父野干,尚昭成女辽西公主。昭成崩,诸部乖乱, 献明后与太祖及卫、秦二王依讷。会苻坚使刘库仁分摄国事,于是太祖还居独孤部。 讷总摄东部为大人,迁居大宁,行其恩信,众多归之,侔于库仁。苻坚假讷鹰扬将 军。
冯熙的姑姑先入后宫,为世祖左昭仪。他妹妹成为高宗文成帝皇后,即文明太后。皇帝派人外访,打听到冯熙下落,便征召入都,拜授冠军将军,赐爵肥如侯。与恭宗女儿博陵长公主成亲,拜授驸马都尉。出任定州刺史,晋爵昌黎王。显祖即位,任太傅,累拜内都大官。
后刘显之谋逆,太祖闻之,轻骑北归讷。讷见太祖,惊喜拜曰:“官家复国之 后当念老臣。”太祖笑答曰:“诚如舅言,要不忘也。”讷中弟染干粗暴,忌太祖, 常图为逆,每为皇姑辽西公主拥护,故染干不得肆其祸心。于是诸部大人请讷兄弟 求举太祖为主。染干曰:“在我国中,何得尔也!”讷曰:“帝,大国之世孙,兴 复先业,于我国中之福。常相持奖,立继统勋,汝尚异议,岂是臣节!”遂与诸人 劝进,太祖登代王位于牛川。
高祖即位,文明太后临朝听政,王公贵人登官晋爵者人数众多。高祖于是受太后之命,任命冯熙为侍中、太师、中书监、领管秘书事。冯熙以自己频频履任师傅等职,又受内宫宠幸,被世人瞩目,心中常常惶惶不安,乞求朝廷转为外任。文明太后也认为很对。于是除任车骑大将军、开府、都督、洛州刺史,侍中、太师的官职照旧。洛阳城虽然经受破坏混乱,而旧《三字石经》依然还在,到冯熙与常伯夫相继治理,废毁分用,石经大为颓败衰落。冯熙理政不能常怀仁厚之心,却信奉佛法,自己分出家财,在众多州镇建起豪华佛庙,总计七十二处,书写十六部一切经。招引有名望的和尚,日日与他讲经,精研经义,勤勉不倦,费用不薄。而诸州营造的塔庙多处高山秀川,伤杀人牛。有的佛徒劝阻他这样做,冯熙说:“造成之后,人们只见佛图,哪还知道杀人牛的事呢?”其北邙寺的碑文,是中书侍郎贾元寿拟的文词。高祖频频登临北邙寺,亲读碑文,称赞其为文中佳作。冯熙任州职,因事征集民间子女为奴婢,其中稍有姿色的便被他娶为妾。冯熙有子女数十人,都有贪纵之名。后来冯熙请求入朝廷,授内都大官,太师官职仍旧。冯熙侍奉魏母孝顺谨慎,就像服侍生母一样。魏母去世,他披头散发,光着脚,号哭终日,不吃不喝达三天之久。皇诏不准他离职服丧,冯熙上表请求皇上依照赵氏之孤的做法。高祖因冯熙哀情衷衷,很难说服,只好让他静心服丧。后来以朝例降职,改封京兆郡公。
及太祖讨吐突邻部,讷兄弟遂怀异图,率诸部救之。帝击之,大溃,讷西遁。 卫辰遣子直力鞮征讷。讷告急请降,太祖简精骑二十万救之。遂徙讷部落及诸弟处 之东界。讷又通于慕容垂,垂以讷为归善王。染干谋杀讷而代立,讷遂与染干相攻。 垂遣子麟讨之,败染干于牛都,破讷于赤城。太祖遣师救讷,麟乃引退。讷从太祖 平中原,拜安远将军。其后离散诸部,分土定居,不听迁徙,其君长大人皆同编户。 讷以元舅,甚见尊重,然无统领。以寿终于家。
高祖娶冯熙的女儿为皇后,说:“《白虎通》说:王所不以为臣,有三种情况。妻的父母,即其一种。这说的是供承宗庙不要夺去私心。但我朝著于《春秋》,无臣证于以往案牒,今天既然允许相通体式之一,用开至尊之敬,等皇后配极,阴政既敷,却没有有关部门陈奏这个格式,可诏让太师冯熙停止臣子从君的礼节。”又令人发布告示,宣告于外。高祖前后娶了冯熙三个女儿,二人为皇后,一人为左昭仪。从此冯氏家族得到的宠贵更加隆重,皇帝赏赐累积至巨万。高祖每每下诏让冯熙上书不行臣礼,入朝不拜皇帝。冯熙上书依然依照臣子礼节。
讷弟卢,亦从平中原,以功赐爵辽西公。太祖遣卢会卫王仪伐鄴,而卢自以太 祖之季舅,不肯受仪节度。太祖遣使责之,卢遂忿恨。与仪司马丁建构成其嫌,弥 加猜忌。会太祖敕仪去鄴,卢亦引归,太祖以卢为广川太守。卢性雄豪,耻居冀州 刺史王辅下,袭杀辅,奔慕容德。德以为并州刺史、广宁王。广固败,卢亦没。
冯熙后来生病,卧床四年。皇帝派人问候、遣医诊断,常常道路之上,车马不绝,皇帝也数次前去看望冯熙。将迁出洛阳,高祖亲自与冯熙作别,看到他病重,唏嘘叹惜,流涕不已。皇帝暗地指示宕昌公王遇说:“太师假如万一去世,你便监护丧事。”十九年,在代州逝世。当时,皇帝车驾在淮南,得到冯熙逝世的消息,到了徐州便举哀。为此制作丧服,诏令有关部门安排丧礼仪式,并且打开魏朝京中之墓,让公主的灵柩全都头朝伊水、洛水方向。凡是营送之资,都是公家提供费用。皇帝又下诏令代州提供彩帛前后达六千匹,供给丧用。皇后亲往代郡哭丧,太子元恂也赴代吊哭。准备下葬时,朝廷赠他假黄钺、侍中、都督十州诸军事、大司马、太尉、冀州刺史,加授黄屋左旗,备九锡,前后部羽葆鼓吹,一切都按照晋太宰、安平献王当时例式办理。有关部门上奏请谥号,皇帝下诏说:“可以威强广远称‘武’,奉献这个谥号给冯公。”冯熙灵柩到洛阳七里涧,高祖丧服前往迎灵,头叩灵柩,悲恸欲绝,拜揖再三。下葬那天,又亲临墓地,亲自书写墓志铭。冯熙生了两个儿子,冯诞、冯修。
讷从父弟悦。初,太祖之居贺兰部下,人情未甚附,唯悦举部随从。又密为太 祖祈祷天神,请成大业,出于诚至。太祖嘉之,甚见宠待。后平中原,以功赐爵钜 鹿侯,进爵北新公。卒。
- 推荐作品:
- 史
- 子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匡谬正俗
- 后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隋书
- 元史
- 周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别史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