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坤下艮上
剥,不利有攸往。彖曰:剥,剝也。柔變剛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長也。順而止之觀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虛,天行也。
剥,柔乘剛也。君子之道僅存也。何所往哉,順其時止而止之,可以觀其象,而適其變也。夫道,無定體也。唯時行之,消而息之,盈而虛之,天之道也。君子之尚也。故當其道往,而不吝焉。應其時而不自得焉。
象曰:山附於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山髙也,地下也,下剥上則山附於地也。故君不可以制下,則厚順於下,因而安宅之,不敢遷也。
初六,剥牀以足蔑,貞凶。象曰:剥牀以足,以滅下也。
牀,人之所安也。剥之以足,滅下之道。潛而剥之,猶未見也。無陽自此始矣。凶之道也。
六二,剥牀以辨蔑,貞凶。象曰:剥牀以辨,未有與也。
剥以漸長,小人漸得位也。至剥其牀,剥道見而可辨也。無正而得位,誰與之哉,凶之道也。
六三,剥之无咎。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羣小剥上,已獨應之,無咎者也。猶應離羣失衆之趨也。
六四,剥牀以膚,凶。象曰:剥牀以膚,切近災也。
剥至上,體過牀以及膚,近於災也。凶,其危也。
六五,貫魚以宫人寵。无不利。象曰:以宫人寵,終无尤也。
剥上於五,為剥之主,能得其中。上承于陽,反止羣小,羣小由之貫魚。寵以宫人,不害外正,何不利焉。則終無尤矣。
上九,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剥廬。象曰:君子得輿民所載也。
小人剥廬,終不可用也。極剥而保於上,大果有乎。拔不食者也。極消則息道,斯來矣。君子厚徳以藏垢也,故民所載矣。小人矜忌而偶怨也。故剥人之廬,終不可用也。復而不敵怨於剥者,君子也。
- 推荐作品:
- 经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礼记
- 孝经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史记
- 三国志
- 后汉书
- 宋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逸周书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通典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谱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梦溪笔谈
- 陶庵梦忆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南越笔记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庄子
- 阴符经
- 太玄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