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卦传·下篇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遁,故受之以《大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晋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所居,故受之以《旅》。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 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礼,别尊卑,定上下;促和谐,远竞争。错,置也,设定。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夫妇之道是终生的,要稳定长久。所以接着是恒卦。恒是长久的意思。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事物不可能长久存在而不衰退。物不可终遁,故受之以大壮。事物退藏静养,慢慢的大壮盛。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事物处于大壮盛,跃跃欲试,不可能始终处壮而不有所前进。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事物前进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受到伤害。伤於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在外面受到伤害,一定想回家,感受家的温暖。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家道穷困,命运一定乖违。乖必有难,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性格乖违失德,一定感召灾难。物不可终难,故受之以解;解者缓也。事物不可以始终处于困难中,解是缓解困难的意思。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缓解困难的方法,一定要蒙受各种损失。谚:吃亏是福。损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损失自己的财富与缺点,增加精神内涵,一定有增益的一天。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 决也。不停的增益,一定有断裂不续的一天。决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垢者遇也。不同的人生决断,会有不同的人生境遇。决,决断。垢,遭遇。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事物先相遇,然后有可能相聚在一起。萃,聚集。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物相聚在一起,是向上走,就叫做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不停的上升,一定有困顿的一天。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在上位的受困,一定返回到关注下面,任贤井养其民。井,贤也。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井道养贤及民之道不可以不随时变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变革事物没有比鼎更好的了,食入鼎而熟。鼎,器也,定也,喻新的理念、规章、制度。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主社稷重器的人,莫如才德高的长子。长,德能长人。所以接着一卦是震卦。震为长子,为动之所出。物不可以终动,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事物不可以始终处于运动状态而不停止。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者进也。事物不可能始终停顿不前,要慢慢的前进。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事物处于前进时,一定有人、物来归附。得其所归者必大,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得到人物的归附一定壮大。丰卦卦名有大的意思。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大而穷困的国家,其人民一定失去原有的居所,旅居国外;自身文化文明贬值,对自己的传统失去信心,盲目崇拜别人的文明。谚语:人往高处走。月亮是外国的圆。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旅居在外,寡亲少助不为人容纳,一定想进入某一个群体。入而后说之,故受之以兑;兑者说也。进入了某个群体,有了归宿,心里就高兴了。兑是高兴的意思。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一群人在一起高高兴兴了,然后分散开,各奔东西。离,离散。谚语: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事物不可以始终离散,要节制。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节制产生信心。中孚,心中孚信。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信念的人,一定实行自己的理想。小过,有小事物通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之既济。有正当事物通过实行,一定成功。既,已经。济,渡河,喻成功。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事物的发展,久则穷;而事物不可以久处穷,穷则思变。所以最后一卦是未济卦,没有成功的意思。未,没有。未济,没有成功。终,最后。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子
- 集
- 诗经
- 礼记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匡谬正俗
- 正史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水经注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三命通会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谱录
- 鬼谷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论衡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封神演义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何典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