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卦传·第五章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此段是文王对于后天八卦图的诸多阐释系列或系统的一种。后人据此画出后天八卦方位图,也称作文王八卦图。先天八卦是体,说明事物的整体即太极先天的生成秩序和生成现象,他是纵向的,代表了时间的推演。后天八卦是用,代表了八个方位的空间,八个卦的空间排列规律,是横向的,代表了空间。 文王内圣而外王,所以在周易说卦传的阐释中,文王以王道治世的道理,来阐释八卦排列的方位秩序。开创了后天八卦义理应用的一个特别的系列。这个八卦的排列从东方开始,东方为震卦,太阳升起的地方。帝出乎震,帝是领袖人物。 帝是领袖,是首脑。周易:首出庶物,万国咸宁。震的方位是东方,东方应春,万物由此生。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这是说政策要连贯,一般是渐变,幅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变更过于频繁。论语:何必改作,依旧贯,如之何。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所以政府第一要务是取信于民。 巽卦在东南方,江浙一带出才子,此方文风最盛,阳气充盈,圣王之治,万民归化,万物皆兴,清洁齐整。巽是巽退谦让,圣人礼义之教,文典之化。 离卦是南方,代表了太阳,光明普照,中道不偏。万物相见各有光辉。圣王处南面听治天下,士民大众面向光明,天下平治。帝王坐南,臣属面南,大概是从这个卦象启发来的。表示内圣而外王,如太阳之处南。万物生长靠太阳。 西南方是坤卦,这个方位正当小暑大暑的时节,暑湿熏蒸,天地氤氲,万物化纯,皆得其养。致役是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公仆。坤为大地,为人民群众,衣食父母。 兑卦放在西方,时间是正秋,丰收的季节。万物欢悦,出成果了。圣人先行其言,悦以先民,然后从之。圣人教化的成果摆在面前,事实胜于雄辩,万物悦服,果行育德,圣人之言乃成。悦以劝民,言传身教。 西北方是乾卦,后天的乾卦。先天的乾卦是体,后天的乾卦是用。我们看这个后天乾卦的方位,在西方金位收敛之下,坎水位秘藏之上,性情在收与藏之间。金生水,或是天一生水就是这个位置。所以后天的乾是君位,是老成人。有一份清凉冷静,藏六分,露四分。露的那四分在其对面巽卦位置,代表了老人言指导青年人社会实践。战乎乾,是内心义与利,善与恶是与非的抉择。阴阳相薄,内在的清凉自在与外面的贪爱躁动相靠近摩荡。老子:太上,上不知有之。无为而无不为。 坎为水,水为寒为藏,藏精气神也,人之三宝,本乎心。肾主藏主骨,能藏则骨骼健壮,心智聪颖,精神有余。老子:弱其志,强其骨。肾为做强之官,主志。藏之道,心净而体劳。周易:洗心而退藏于密。黄帝内经:蛰虫周密。能藏则能劳,故为劳卦;又农民农闲之时,可劳之时也。藏为生机之本,万物归之。谚语:瑞雪兆丰年,冬天打雷,黄土成堆。韬光养晦,和光同尘。 艮卦为山为止为成,方位在东北。即劳于坎,则有成于艮。万物终于此,这个结果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所以说圣人之言成行结果于艮。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尚书
- 仪礼
- 孟子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纪事本末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传记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政书
- 通典
- 传习录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近思录
- 帝范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绣云阁
- 说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道家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