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二 代旌德观祭先贤文
维诸贤兹土之达人也,或尚以德,或崇以言,夫既为百世之师,盍通祀乎历年。佳哉吾杭,郁郁芊芊,纳以曼原,层城缭以崇山径川,兹秀气之所钟,故其人俶伟而静(缺)。昔宋之南有尹氏袁介湖塘而建祠,立石史而磨镌,自箕山之高风,迄横浦之鸿先,三十九人有妇人焉。后附祠以为方士之居,使之洁粢盛而奉豆笾。岂不能厚乎风化,作新观曕。使后来其永思彼何恃而得传。夫何岁月不居,谷陵变迁,屋委蔓草,碑沈断烟。虽樵童牧竖,过者莫不叹息,何有责有守者素餐而不厌。某奉檄来居,心酸涕连,辟西偏以为堂,安明灵而告虔,幸当路之景行,不谓余以不然。噫,何地无才,何代无贤,况东南之钜邦,宜接踵而摩肩。自陶唐以来三千六百余年之间,所纪者止若此,使生抱痛而死衔冤。噫,远莫远于仲尼,略莫略于马迁,岂无浮游大方老死邱园,偶信史之失稽,遂湮没而不宣。有神有灵,洋洋在天,当鞭云驾风,相顾一笑,勿以姓名之不及纪而遐蜚独骞。抚大块而永叹,安得尽南山之竹而为编,况我辈从容浮沉,与时周旋。既无高节茂行表表自见,几何不与草木同腐而遗恨于九泉?三酹以告,孰知余心之拳拳。
- 推荐作品:
- 集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明史
- 清史稿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五代新说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传记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司马法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棠阴比事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茶经
- 杂家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淮南子
- 颜氏家训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何典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毛公案
- 释家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道家
- 庄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总集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