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须眉
“须眉男子”。未有须眉不具可称男子者。“少年两道眉,临老一付须。”此言眉主早成,须主晚运也 。然而紫面无须自贵,暴腮缺须亦荣:郭令公半部不全,霍膘骁一副寡脸。此等间逢,毕竟有须眉者,十之九也。
人们常说“须眉男子”,这就是将须眉作为男子的代名词。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因为还没有见过既无胡须又无眉毛的人而称为是男子。人们还常说:“少年两道眉,临老一付须”。这两句话则是说,一个人少年时的命运如何,是要看眉毛的相,而晚年运气怎么样,则以看胡须为主。但是也有例外,脸面呈紫气,即使没有胡须,地位也会高贵;两腮突露者,就算胡须稀少,也能够声名显达;郭子仪虽然胡须稀疏,却位极人臣,富甲天下;霍去病虽然没有胡须 ,只是一副寡脸相 ,却功高盖世。但这种情况,不过只是偶然碰到,毕竟有胡须有眉毛的人,占百分之九十以上。
眉尚彩,彩者,杪处反光也。贵人有三层彩,有一二层者。所谓“文明气象”,宜疏爽不宜凝滞 。一望有乘风翔舞之势,上也;如泼墨者,最下。倒竖者,上也;下垂者,最下。长有起伏,短有神气;浓忌浮光,淡忌枯索。如剑者掌兵权,如帚者赴法场。个中亦有征范,不可不辨。但如压眼不利,散乱多忧,细而带媚,粗而无文,是最下乘。
眉崇尚光彩,而所谓的光彩,就是眉毛梢部闪现出的亮光。富贵的人,他眉毛的根处、中处、梢处共有三层光彩,当然有的只有两层,有的只有一层,通常所说的“文明之象”指的就是眉毛要疏密有致、清秀润朗,不要厚重呆板,又浓又密。远远望去,象两只凤在乘风翱翔,如一对龙在乘风飞舞,这就是上佳的眉相。如果象一团散浸的墨汁,则是最下等的眉相。双眉倒竖,呈倒八字形,是好的眉相。又眉下垂,呈八字形,是下等的相,眉毛如果比较长,就得要有起伏,如果比较短,就应该昂然有神,眉毛如果浓,不应该有虚浮的光,眉毛如果淡,切忌形状象一条干枯的绳子。双尽如果象两把锋利的宝剑,必将成为统领三军的将帅,而双眉如果象两把破旧的扫帚,则会有杀身之祸。另外,这里面,还有各种其他的迹象和征兆,不可不认真地加以辨识。但是,如果眉毛过长并压迫着双眼,使目光显得迟滞不利,眉毛散乱无序,使目光显得忧劳无神,眉形过于纤细并带有媚态,眉形过于粗阔,使其没有文秀之气,这些都是属于最下等的眉相。
须有多寡,取其与眉相称。多者,宜清、宜疏、宜缩、宜参差不齐;少者,宜光、宜健、宜圆、宜有情照顾。卷如螺纹,聪明豁达;长如解索,风流荣显;劲如张戟,位高权重;亮若银条,早登廊庙,皆宦途大器。紫须剑眉,声音洪壮;蓬然虬乱,尝见耳后,配以神骨清奇,不千里封侯,亦十年拜相。他如“辅须先长终不利”、“人中不见一世穷”、“鼻毛接须多滞晦”、“短毙遮口饿终身”,此其显而可见者耳。
胡须,有的人多,有的人少,无论是多还是少,都要与眉毛相和谐,相匹配。胡须多的应该清秀流畅,疏爽明朗,不直不硬,并且长短分明有致。胡须少的,就要润泽光亮,刚健挺直,气韵十足,并与其他部位相互照应。胡须如果象螺丝一样的弯曲,这人一定聪明,目光高远,豁然大度。胡须细长的,象磨损的绳子一样到处是细弯小曲,这种人生性风流倜傥,却没有淫乱之心,将来一定能名高位显。胡须刚劲有力,如一把张开的利戟,这种人将来一定当大官,掌重权。胡须清新明朗,象闪闪发光的银条,这种人年纪轻轻就为朝中大臣。以上这些都是仕途官场上的大材大器的人物。如果人的胡须是紫色,眉毛如利剑,声音洪亮粗壮。胡须象虬那样蓬松劲挺散乱,而且有对还长到耳朵后边去,这样的胡须,再有一副清爽和英俊的骨骼与精神。即使封不了千里之候,也能当十年的宰相。其他的胡须,如辅须先长出来,终究没有好处。人中没有胡须,一辈子受苦受穷。鼻毛连接胡须,命运不顺利,前景暗然。短髭长大了而遮住了嘴,一辈子忍饥挨饿等等。这些胡须的凶象,是显而易见的,这里,就用不着详细论述了。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仪礼
- 孝经
- 谷梁传
- 大学
- 易传
- 正史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旧唐书
- 隋书
- 周书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列女传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兵家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幻中游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释家
- 心经
- 五灯会元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子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