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
本书在体例上,明显继承了《无上秘要》以道为首,以验为足,以法为主干的格式特征,但结构更为紧凑,分类愈趋合理。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类例既明,指归略备,纲条科格,无不兼该。道藏菁华,亦大略具于是矣。
此书虽然有缺点,但其价值尤其体现在卷三至卷九,这部分论道藏源流,条分缕析,叙说清楚,《灵宝略纪》、《上清源统经目注序》和陆修静所撰《灵宝经目序》等珍贵资料亦因此得以保存。
书中还增加了语论和内丹两大内容,这对于研究唐宋时代道教的历史,全面了解道教理论,均有重要的意义。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左传
- 论语
- 孟子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逸周书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孔子家语
- 说苑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商君书
- 慎子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古画品录
- 鬼谷子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醒世恒言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南北史演义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刘公案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心经
- 中说
- 知言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