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道是独一无二的,道本身包含阴阳二气,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天下万物就在这种状态中产生。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而成新的和谐体。人们最厌恶的就是“孤”、“寡”、“不毂”,但王公却用这些字来称呼自己。所以世上的事物,如果减损它有时反而会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有时反而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自逞强暴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尚书
- 周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晏子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吴船录
- 庐山记
- 通典
- 史评
- 儒家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帝范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将苑
- 太白阴经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农家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难经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百家姓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夜航船
- 人物志
- 困学纪闻
- 西京杂记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小五义
- 幻中游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知言
- 老子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昭明文选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