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中唐志怪小说,张读撰。张读的外祖父牛僧孺撰有《玄怪录》,祖父张荐亦有小说《灵怪集》。张读撰《宣室志》,盖受其祖辈影响。西汉文帝曾在宣室召见贾谊问鬼神之事。张读将小说取名《宣室志》,题旨也是张皇鬼神。集中所记皆为唐朝佛道神仙、鬼怪灵异、因果报应之事。《宣室志》中载有大量有关僧人、寺庙、夜叉、佛经故事,并宣扬佛教不杀生。这说明佛教在中唐的社会生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影响着人们的信仰和精神风貌,可为韩愈的《谏佛骨表》重要性做一佐证。,从另一角度来说,佛教的普及也为《宣室志》提供了大量素材。
与六朝志怪小说相比,《宣室志》有明显的发展,书中有许多结构完整、情节曲折、注意到人物性格心理状态刻划的作品。同时,语言洗炼、明快,很有特色。往往三言两语就把人物与故事写的很生动很感人。《谏佛骨表》、《裴少尹》等篇或曲折离奇,或细腻情浓,深得传奇手法之精髓。较六朝志怪有明显的发展,本书又注重刻画人物形象,特别是神仙鬼怪形象,描写的绘声绘色,对后世文学如《聊斋志异》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诗经
- 左传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大学
- 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政书
- 史评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六韬
- 将苑
- 吴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奇经八脉考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谱录
- 茶经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龙文鞭影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西游记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济公全传
- 古今谭概
- 狄公案
- 花月痕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小八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宝传
- 抱朴子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尹文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冰鉴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日知录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牡丹亭
- 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