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 盘庚作书复兴商
盘庚作书复兴商
却说阳甲为帝,于癸巳年即位。天下诸侯为自仲丁之朝,至阳甲朝,凡九世矣,朝中废嫡更立,争乱不息,天下诸侯皆不来,朝有旧贤臣俱丧。阳甲溷治天下七年而崩,传弟盘庚立,于庚子年即位。群臣朝贺毕,是时商道衰微,诸侯不朝,帝甚聪敏,乃自作《盘庚》三篇,内皆六善,曰
以常旧服正法度,一也。
图任旧人,二也。
无或敢伏小人之攸箴,三也。
以人情事理,反覆训谕,开导民心,使之通晓,无纤毫恃尊凭威之意,四也。
莫厥攸居,始以无戏怠为戒,五也。
叙钦有德有谋之人,而不屑好色,六也。
以此六者,教谕臣民,得汤之政,天下士民,无不欢心。自此商道复兴,帝改国号曰殷,天下诸侯依旧朝贡。
一日盘庚升殿,群臣奏:“耿都复有河决之害。”帝闻奏传旨,仍迁都毫,差臣益新命沿习旧制,修补耿地河决。但民见河决,见其移毫,皆有怨诽。帝终不发怒,引咎自责,益开众信,反覆告谕,以口舌代斧钺,忠厚之至,民心复悦。故殷道而得复兴也。
盘庚在位二十有八年而崩。传弟小辛立,于戊辰年即位,众臣朝贺毕。
时殷道又衰,天下诸侯又多有不朝者,小辛亦不问罪,在位二十一年而崩。传弟小乙立,小乙为世子时,悉知民事艰难,但时又不竞,于戊子年即位,至甲寅,治天下二十六年。有臣亶音旦父,奏迁豳彬县于岐凤翔,改国号曰周。复修后稷公刘之业,积德行仁。
一日小乙升殿,传表官奏:“有狄人领兵侵豳,又欲攻岐。”帝闻奏大惊,问群臣曰:“狄人作乱,兵至豳地,不日来岐,何策退之?”亶父出班奏曰:“夷狄之性,多疑不常,可布散流言,扬说会天下诸侯之兵,去取其家国,必走回走矣!”帝准奏,即命行之。果然狄人闻此消息,恐家国有失,即忙漏夜退回本国而去。于是豳围得解。亶父即令工匠筑造城池,三月成城,一载成邑,三年成都,诸侯复朝,而民伍倍其初。小乙在位二十八年而崩,传于武丁嗣位高宗。
- 推荐作品:
- 集
- 尚书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易经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三国志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传习录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三十六计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慎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难经
- 金匮要略
- 濒湖脉学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术数
- 三命通会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灵城精义
- 古画品录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颜氏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宣室志
- 小说家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西厢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幽明录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声律启蒙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中说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 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