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回 官兵围困杏花寨 梦熊率兵战山前
官兵围困杏花寨 梦熊率兵战山前
词曰:
元帅冲怒倏时点兵 吩付放炮又把鼓鸣
希裹咕咚只一阵 马停儿郎不曾停
童伶教场去点兵 如狼似虎众兵丁 将台下站九员将明盔亮甲照眼明 旗幡招展遮日月 枪刀灿烂鬼神惊人似南山一群虎 马如北海出水龙 战鼓打的如暴豆盔甲照的满天红 帅字旁上书大字 领兵元帅把贼平花名册子把名点 杀气直冲斗牛宫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且说铜头铁罗汉来至元帅面前,行参已毕。童伶说道:“先锋官,拿我令箭一枝,率领一千人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不可有误。”又吩咐放炮起营,下了将台,带领三千人马,三声炮响,直向山东大路走下来了。
三声大炮震天响 三千人马似海潮 如龙如虎开着路后边大兵旌旗飘 帅字旗飘空中舞 战鼓如雷不住敲杀气腾腾冲牛斗 征云滚滚锁碧霄 大小儿郎骑着马阳关大路不住遥 那日走至山东地 逢州遇县访贼曹人说有座杏花寨 存草存粮把贼招 走了一日又一日走了一朝又一朝 人马骡驼向前进 杏花山眼前到了埋锅造饭安营寨 相隔不远五里遥 按下军兵且不表再说高山女多姣
且说郑翠屏与周顺夫妻二人一夜晚景提过,清晨梳洗已毕,只见梁秀英走进房来,他二人只羞的面红过耳,俱都将头低下。秀英说:“我也不是相面,看你们来了,羞的甚么?”翠屏抬头道:“不知是姐姐到来,失误迎接,落坐讲话。”秀英说:“什么迎接不迎接,你们吃饭,我这边饿着呢。”翠屏说:“姐姐不要争嘴,速叫丫环整饭上来。”秀英说:“不是我争嘴,你们吃好东西,连我个信也不给。”公子说:“二位娘子不要取笑,快叫丫环看饭。”不一时,那饭就端上来。
丫环酒菜端上桌 二位女子坐两旁公子一人居正位夫妻三人饮酒浆 摆上几盘随手馔 也有热来也有凉红炖猪肉稀胡烂 油烹鱼翅满盘黄 芥菜菲菜多油错鱼合鸡肉加葱姜 雪花点心三千个 银碗盛着江米汤夫妻三人不做假 手拿木筷样样尝 正说夫妻才用饭喽卒报事闹一堂 大帐以里忙跪倒 口口尊声寨主王山下来了人共马 翻土扬尘出声狂
话说郑梦熊在大帐正议造反之事,喽卒跪启大王:“不知何处的人马,将山围困了个水泄不通。”大王闻报,聚集喽兵,又取过甲袍盔甲,披掛整齐。此时翠屏也来至大帐,说:“兄弟此去,多加小心,到山下问个明白,梦熊说:这是自然。飞身上了坐马,五百兵随后来至山下,见有数千人马围困山口。上来一员将官,好利家的紧哪。
梦熊勒马细睁睛 打量来将甚是凶 凤翅银盔生杀气琐子金甲砌玲珑 穿山跳涧乌骓马 参金大斧象神惊容貌古怪似青靛 颜下胡须血染红 喊杀一声血盆口四指长长牙外生 好像天上温元帅 不亚前朝柳展雄梦熊观看来勇将 丹田用力喊一声
话说郑梦熊观罢,招呼来将少要张狂,你大王爷爷久候多时了。铜头催马,忽听有人发喊,见一位少年英雄,约有二十上下的年纪,顶上有千层的豪气,面前有百步威风,又加上一身披挂,好不威风。
铜头勒住马缰绳 观看山贼好威风 头戴银盔如雪炼身穿金甲砌玲珑 坐下白马跨山涧 威风凛凛擒虎龙内穿素缎花织就 勒甲丝绦九股成 太阿刀下斩军将雪白长枪鬼神惊 铜头观罢郑小将 血盆大口喊一声铜头观罢,用斧一指,说:“山贼莫要逞强,你老爷斧下不死无名之鬼,快通名来。”郑梦熊说:“吾乃威锁杏花山的寨主,姓郑名梦熊,你大王爷在此,尔等何名?”铜头把血盆口一张,说:“吾乃徽宗驾前称臣,官居总兵之职,现在童元帅帐下听用,为前部先锋。姓铜名头、就是你铜头太爷是也。”郑梦熊说:“俺如今隐在本山,招军买马,聚草屯粮,备的兵多将广,以报先人之仇。”铜头说:“好山贼,你还故推不知么?马上就要坐牢,听俺道来。”
铜头擎斧气昂昂 山贼莫要弄张狂 因何你把济宁进勾串贼人一大帮 劫牢反狱行无道 火焚官宅并大堂知州他把行文奏 怒恼我主有道皇 勒封童伶为元帅急忙赶上教军场 点足三千人共马 马不停留奔山岗前来平灭众贼寇 与这黎民免灾殃 朝中势立如山重何况你这狗贼强 不顺王法居在此 狐朋狗党振山岗郑梦熊听罢,只气的咆哮发喊,一催坐马迎上来,两手端枪,分心就刺。
铜头闪目一观,只见把铜钩明晃晃尺半枪头直刺前心而来,随使了个怀中抱月的故事,将斧一挡,只听当啷一声,架住圈外,一马扑束,一翻回来,又杀在一处。
二人疆场赌战争 你强我胜显奇能 大斧直扑天灵盖长枪不离前后胸 白鹤展翅使的巧 乌龙摆尾空飞腾玉女穿梭忙去架 童子送书速去迎 二人走马四十合铜头一计上心中
话说铜头正战中问,只见郑梦熊手使长枪抡开,正是有门有路,有开有闭,想道这小厮武艺高强,久战必败,只可智取,不可力敌。遂把鞍轿上那口斧摘下往马对面来,两手端斧砍来。郑梦熊慌忙去架,就此闪出空来了。
铜头见此光景,满心欢喜,遂把右手斧向空一举,大喊一声,山贼拿命来罢。
梦熊往空一看,只见大斧往下落来,好似半扇城一般,就抓头打来,梦熊只恐招架不及伤其性命,卷马而逃。那斧落在尘埃。铜头一见,正要追赶,只见迎面来了一人,大声喊道:“来将休要逞强,俺与你比武三合。”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礼记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谷梁传
- 大学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后汉书
- 宋史
- 新唐书
- 宋书
- 元史
- 魏书
- 周书
- 南史
- 辽史
- 逸周书
- 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贞观政要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九州春秋
- 别史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江南野史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菜根谭
- 荀子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六韬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法家
- 管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洗冤集录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葬书
- 葬法倒杖
- 李虚中命书
- 灵城精义
- 艺术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陶庵梦忆
- 权谋残卷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类书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酉阳杂俎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绣云阁
- 南北史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了凡四训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子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曾国藩家书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