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回 空枪计虚惊大名城
空枪计虚惊大名城
柳龙子等闻听段文经之言,一齐站起,说:“我等久有此意,怕的是孤掌难鸣。素日闻听段爷仗义疏财,广交朋友,胸怀奇术,大名府远近皆知。我等之幸,段爷如不弃嫌我等高攀,情愿结为昆仲,患难相扶,好共成大事!”段文经闻听强盗柳龙子等之言,说:“列位既然赏脸,段某焉敢推却?”柳龙子闻听,说:“段哥,听我言讲:既然应允,事不宜迟!”
只听柳龙开言道:“段哥留神在上听:事不宜迟咱就拜,大家同心把誓明。就只是,缺少香烛纸马锞,少不得,撮土焚香秉虔心。”众人闻听说“有理!”大家齐站在流平。
段文经,一同马快徐克展,还有张、刘人二名,各叙年庚文经大,柳龙算是二盟兄。第三就是徐克展,以下的,各按岁数跪在尘。行礼已毕齐站起,众贼又拜段文经。然后这才叙齿坐,还是言讲劫大名。段文经,眼望众人呼“老弟,愚兄有条计牢笼:如今咱把告白写,帖上不要出姓名。
上写着:‘八月十三兴人马,要抢大名这座城。’此帖他瞧见定害怕,必然要,遣将派兵守大名。叫他防备咱别去,先闹谣言后动兵。他们瞧见无动静,自然撤兵回汛中。趁此时,八月十六咱进府,备把兵器带进城。齐到那,城隍庙旁暗约会,三更动手大事成。”
段文经说:“咱们八月十六日混进大名府城中,二更天,城隍庙旁会齐,三更天动手,大事成!”柳龙子说:“大哥之言,实为有理,你就快写几张‘八月十三抢大名’的告白,咱好遣人去贴在大名府的城里头,先吓他们一吓!”段文经并不怠慢,叫他们找了管破笔,立时就写了十几张,随即派了四个人,暗进大名府去贴,暂且不表。段文经等在古庙地窖藏躲,也先不提。
单言大名府的知府靳荣藩,自大名府连夜驰驿,到保定府,禀了刘大人。制台闻听大名府的道台熊恩绶被衙役杀害,吃了一惊,随后问明来历,一面打折子进京,一面吩咐画影图形捉拿。知府靳荣藩急速回府,这且不表。
且说大名府的协台富大老爷,少不得也行文书到古北口提督阎大人的衙门。文武行文,提督、总督齐奔大名,也且不表。
单言玉皇庙地窖中段文经等商议抢大名之事。
段文经,藏在古庙地窖内,商议要抢大名府,暗差四贼去进府,贴告白:“八月十三抢大名”。众贼言讲整一夜,又到次日太阳红。忽见那,遣去四贼回来了,一齐都进地窖中。文经众人齐站起,说道是:“多有辛苦早回程。”四贼闻听说“岂敢,分所当为敢不行?”齐说道:“大名府中真热闹,城里关外全派兵。”四人说罢齐归座,大家复又饮刘伶。单等着,八月十六暗进府,贼徒胆大要胡行。
按下文经藏古庙,再把那,提督总督明一明。连夜齐进大名府,文武各住公馆中。第二天,总督刘爷还未起,堂官跑进报事情,说道是:“公馆门外贴字帖,上边言语令人惊。又无名来又无姓,写着那:‘八月十三抢大名’。”总督刘爷闻此话,不由着忙吃一惊。慌忙穿衣亲去看,传报之言果真情。刘大人,瞧罢复又进公馆,大厅闷坐暗沉吟。
正自思想其中意,又来了,古北提台阎大人。
保定府的总督刘大人,正自沉吟未决之际,忽见内堂官禀报说:“古北口提台阎大人来咧。”总督刘公闻听,吩咐:“有请。”“是。”内堂官答应而去。到外边见了提台阎爷,单腿打千,说:“我家大人有请。”阎大人闻听,这才迈步向公馆里面而行。到大厅,总督刘公迎至廊檐下,叙礼归座。内厮献茶,茶罢搁盏。提台阎大人眼望总督刘爷讲话,说:“我的公馆门外墙上,贴一字帖,上写着是八月十三日要抢大名府,并无名姓,也不知是什么人贴的。我因此事而来,特与大人商议。”
总督刘大人闻听,也把方才之事,说了一遍。提督正自言讲此事未完,忽见那大名府的文武,全都来到,且自言讲此事。
刘总督,眼望提台尊“老弟,此事其中另有情。瞧起来,此贼大有不善处,须得拿住奏圣明。当今观折龙心恼,这事千万咱的考成。必须派兵加防备,不然恐伤君共民。”
提督闻听说“很是,大人言词理上通。”阎提督,随即吩咐协台去:“急速派兵把守城。四门多派千把总,盘查来往进城人。须按手折对年貌,管叫贼人无处腾。”协台答应说“遵命”,退步翻身向外行。派兵把守且不表,阎大人,回归公馆也不明。单言文经、徐克展,还有贼盗十几名,自从贴上无名榜,单等十六抢大名。光阴似箭真不错,金乌玉兔转西东。到了那,八月十三这一日,大名里外全派兵。副参游守千把总,且言是,腰刀弓箭带腰中,马不停蹄来防守,也怕贼人来抢城。直闹一天单一夜,次日十四大天明,何尝瞧见贼人影?才知是,贼人弄诈在其中。
即刻回明刘总督,又报提台阎大人。他二人,闻听这才将心放,才知谣言是害怕,传令撤兵归本府,用心拿查要殷勤。按下大名将兵撤,再把那,作恶的囚徒明一明。
按下大名府撤兵不表,单讲段文经等在地窖中,等至八月十日的晚刻,趁此节要动手枪大名的城池。十五日的一黑早起,他们齐都改扮,出地窖子,奔大名府而来。白昼间,各在蔽处藏,夜晚混进大名后街,城隍庙旁聚齐动手,这且不表。
再说大名府那些守城的官兵,到了十五日晚上,未免个个都一盅儿,以至于官员饮酒过节。
且说段文经等二十三人,打八月十五日的一黑早,人人改扮,个个暗藏兵器,往大名府而来。
段文经,一同众贼齐改扮,全出古庙散开行。个个身边藏兵器,齐奔大名这座城。来到了,大名离城十数里,各找蔽处隐身形。等至太阳沉海底,众贼又奔大名城。按下他们全不表,单讲那,徐克展与段文经,他俩扮作吃粮客,硬充算是绿旗兵。他二人,羽缨苇帘头上戴,青布靴儿足下登。身穿青布单马褂,粗布沿边是大红。蓝布夹袍白布里,线带一条系腰中。腰刀却是靶向后,说着话,径奔南门要进城。刚然走到城门口,忽听得,一声喊:“快些站住且别进城!”
- 推荐作品:
- 十三经
- 尚书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论语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正史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明季南略
- 编年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洛阳伽蓝记
- 华阳国志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史评
- 史通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围炉夜话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法家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天工开物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葬书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谱录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智囊全集
- 梦溪笔谈
- 朱子家训
- 论衡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世说新语
- 西游记
- 红楼梦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三侠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心经
- 了凡四训
- 知言
- 道家
- 老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亢仓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总集
- 昭明文选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