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回 雄阔海打虎显英雄 伍云召报仇集众将
雄阔海打虎显英雄 伍云召报仇集众将
再说伍建章之子云召,身长八尺,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声如铜钟,力能举鼎,万夫莫敌,拥雄兵十万,镇守南阳,是隋朝第五条好汉,夫人贾氏,生一位公子,才方周岁。一日,伍云召在金顶太行山打围,来至山边,叫军士安营,摆下围场,各理鹰犬,追兔逐鹿。此山周围有数百余里,山中有一大王,姓雄名阔海,本山人氏,身高一丈,腰大数围,铁面虬须,虎头环眼,声若巨雷。使两柄板斧,重一百六十斤,两臂有万斤气力。在本山落草,聚集喽啰数千,打家劫舍,往来商客,不敢单身行走,是隋朝第四条好汉。这日因山中钱粮缺少,他即令众头目各带喽啰下山,到各处打劫往来客商。众头目得令,带着喽啰下山去了。
那雄阔海就换便服,走出寨门,望山下而来。行到半山,见林中跳出两只猛虎,扑将过来。阔海上前双手擎住,那两只虎动也不敢动,将右脚连踢几脚,举手将虎望山下一丢,那虎撞下山岗而死。又把一只虎,一连几拳打死。这名为“双拳伏两虎”。那伍云召在山上打围,望见前村有一好汉,不消片时,将两虎打死。便吩咐家将,上前相请,家将领命上前,大则:“壮士慢行,我老爷相请。”阔海就问:“你老爷是何人?”家将道:“我老爷是南阳侯伍老爷。”阔海心中暗想:“伍老爷乃当世之英雄,无由进见,今来相请,是大幸了!”就随家将来到营前,入营进见云召,朝上一揖。云召看此人,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即出位迎接道:“壮上少礼,请问壮土姓甚名谁?那里人氏?作何生理?”阔海道:“在下姓雄名阔海,本山人氏,作些无本经纪。”云召道:“怎么叫做无本经纪?”阔海道:“只不过在山中聚集喽啰,白要人财帛,故叫做无本经纪。”伍云召笑道:“本帅见你双拳打虎,定是一个豪杰。本师回府,意欲为你进表招安。同为一殿之臣,你意下若何?”阔海道:“多谢元帅。”云召道:“本帅今日欲与你结拜为兄弟。”阔海道:“在下一介卤夫,怎敢与元帅结拜?”云召道:“说那里话来!”即吩咐家将摆着香案,云召年长一岁,拜为哥哥,阔海拜为兄弟。立誓后日要患难相扶,若有私心,天地不容。拜毕,云召道:“贤弟,你回山中守侯,待哥哥回到南阳,修本进朝,招安便了。”阔海谢道:“多谢哥哥!”二人告别,阔海自回山寨。
云召令众将摆齐队伍,回转南阳,到了城外,众将出城迎接。云召同众将入城,至衙门大堂中坐下,那旗牌官四营八哨,游击把总,千户百户,齐齐上堂。行礼毕,云召吩咐众将,各回汛地,四营八哨,各回营寒。众将士得令,一齐退出,放炮三声,封门退堂。夫人接着,就问:“相公出去打围如何?”云召就把与雄阔海结拜之事,细说一遍。夫人大喜,即吩咐摆宴,与老爷接风。夫妻二人,对坐同饮,按下不题。
再说那马夫伍保,逃出长安,在路闻得又差韩擒虎起大兵,前来讨伐,心中着急,便不分星夜,赶到南阳。来至辕门,把鼓乱敲,旗牌官上前喝问何事,伍保道:“咱是都中太师爷府中差来,要见老爷,烦你通报。”旗牌官闻言,即到里面,对中军说了。中军将走到内堂禀道:“都中太师爷差官在外面,要见老爷。”云召大喜,吩咐唤那差官进来,中军将此话传出,旗牌官就请差官进内。伍保闻言,走到后堂,望见云召,坐在椅中,两旁数十名家将站立。伍保走进一步,大叫一声:“老爷,不好了!”禁不住眼中流泪。伍云召心下大惊,急问道:“太师爷,太夫人,在都中何如?可有书信?拿来我看。”伍保道:“那里有书信?”云召道:“为何没有书信?你快快说与我知道。”伍保道:“太子杨广与奸臣谋死圣上,要太师爷草诏,太师爷不肯,就把太师爷杀了。又围住府门,将家中三百余口,尽行斩首。小人在后槽越墙而逃。报与老爷知道。”
云召听了,大叫一声,晕倒在地。夫人与家将上前叫唤,云召半晌方醒。家将扶起云召,放声大哭,夫人流泪劝解。云召道:“我家世代忠良,我们赤心为国,南征北伐,平定中原。今日昏君弒父篡位,反把我父亲杀了,又将我一门尽行斩首,此恨如何得消?”伍保道:“老爷,那昏君把太师爷杀了之后,又听奸臣之言,差韩擒虎为元帅,麻叔谋为先锋,宇文成都为后应,领兵前来讨代,老爷作速打点。”夫人道:“公公婆婆既被昏君所害,伍氏只存相公一人,并无哥弟,相公还须打点主意,决不可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云召道:“夫人所言有理,待下官与众将商议,然后举行。”遂打鼓升堂,三声炮响,把门大开,众将齐入参见,分立两旁。云召道:“众将在此,本帅有句话儿,要与众将商议。”众将道:“老爷吩咐,末将怎敢不遵?”云召道:“我老太师在朝,官居仆射。又兼南征北讨,平定中原,不想太子杨广,弒父篡位,与奸臣算计,要老太师草诏。颁行天下,老太师忠心不昧,直言极谏,杨广反把老太师杀了,并家眷三百余口,尽行斩首,言之真可痛心!今差韩擒虎、麻叔谋、宇文成都,领兵前来拿我,我欲弃了南阳,身投别处,不知诸将意下如何?”忽见总兵队里,闪出一员大将,复姓司马名超,身长八尺,青面红须,使一柄大刀,有万夫不当之勇,大叫道:“主帅之言差矣!杨广弒父篡位,人人可得而诛。老太师尽忠被戮,理当不共戴天,奈何欲弃南阳,逃遁他方,而不念君父之仇乎?今末将愿随主帅,杀入长安,去了杨广,别立新主。一则为君,二则为亲,岂不是忠孝两全?”云召道:“将军赤心如此,不知众将如何?”只见统制班内闪出一员上将,姓焦名芳,身民七尺,白面长须,使一杆长枪,上马临阵,无人抵敌,大声叫道:“主帅不必费心,末将等愿同主帅报仇。”又见四营八哨,齐声愿随报仇。云召道:“既然如此,明日下教场操演。”众将得令,齐声答应退出,放炮三声,掩门退堂。
夫人把他迎接进去,就同众将之意若何?云召就把众将之言,说了一遍,又道:“本帅明日即下教场,点齐众将,分兵各处把守,调齐各处粮草。待擒了韩擒虎,然后杀上长安,与父报仇,岂不快哉!”夫人道:“相公主意不差!”
次日天明,众将各各收拾兵器盔甲鞍马,带领管下军马,往教场伺候,云召用了早膳,来到大堂,点齐三百名家将,出了辕门,来到教场将台边上。三声炮响,云召下马,坐在虎皮交椅上,众将进前参见礼毕,站立两旁。云召传令着总兵官司马超领兵二万,前去把守麒麟关各处营寨,须要小心抵敌,不可有违。司马超得令,领了人马,往麒麟关去了。云召又着统制官焦芳,领令箭一枝,往各处催趱粮草,不可有误。焦芳得令,领了令箭,前往各处去了、云召吩咐,大小将官,须要盔甲鲜明,各归营寨,操演该管军士,候命不日听点。众将得令,各归营寨,操演军士。伍保牵过马匹,三声炮响,云召上马,带了家将,回转帅府。毕竟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史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论语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匡谬正俗
- 正史
- 明史
- 晋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南史
- 金史
- 梁书
- 北齐书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国语
- 孔子家语
- 盐铁论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商君书
- 慎子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千字文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龙文鞭影
- 金楼子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绿野仙踪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北游记
- 常言道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庄子
- 阴符经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随园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闲情偶寄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