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回 秋心院遗迹话故人 花月痕戏场醒幻梦
秋心院遗迹话故人 花月痕戏场醒幻梦
话说西安王漱玉,做了四十余年孝廉,进京候选,得个教官。归路迂道太原,寓在菜市街至诚堂饭店。时值八月十五,饭店隔壁邵家扶乩,漱玉也来。只见乩上斜斜的两行,写得甚草。邵家的人认得,誊了出来,是首词。漱玉念道:
炉香茗碗,消受闲庭院。镜里蛾眉天样远,画帘外雨丝风片。一声
落叶,莫问秋深浅。更何处、寻排遣?前尘后事思量遍。
念华跪下,欲有所问。只见乩上运动,写道:“起来。故人别来无恙?”随又写了两三行。
漱玉站在邵家的人背后,见誊出是两首七绝,道:
镜合钗分事有无,浮生踪迹太模糊。
黄尘白骨都成梦。回首全抨劫已枯。
海上鲸鱼气吐吞,蓬瀛深浅阻昆仑。
谁知十斛鲛人泪,不化明珠化血痕。
又见誊出一首七律,道:
战垒经春草又生,风烟惨澹古台城。
故人麟阁千秋重,遗蜕蝉吟一壳轻。
劫后山川秋有色,月高弦索夜无声。
荻花瑟瑟江天冷,缕缕诗魂结不成。
誊完,众人正要观看,忽见乩上又写道:“吾韦痴珠也。奉敕赴缥渺宫撰文,不能久留,去矣!”写完,寂然不动。
众人一齐拜送,焚符酾酒,只不解诗意,也不识是何仙降坛。独漱玉凄惶半晌,倚在那院子梧桐树,呆呆的出神。
一会,大家都散了下来,漱玉便问这屋子来历。邵家的人说道:“这是有名的秋心院,如今做我家别业。”漱玉道:秋心院,可是前二十年教坊刘梧仙住宅么?”邵家的人道:“不错。”漱玉道:难怪痴珠降坛。”内中闪出一人,年纪约有七十余岁,粗胖汉子,一簇胡须,间道:“你这位老哥,怎的认得痴珠?”漱玉道:“你不见乩上写的‘故人别来无羔’?”那人道:“我认不得字。”漱玉道:“老汉高姓?”那人道:“姓管。”
原来漱玉住的至诚堂,就是聂云住宅开拓出来。荷生抬举士宽,管理柳巷宅里田园树木,历有数年,便发起财,也娶了亲,与秃头做个儿女亲家。后来秃头夫妇跟小珠回南去了,他又管了韦公祠钱粮。这至诚堂就是他开的饭店,他只叫他侄儿照管,长远不到店中,故此漱玉不曾认得。秋心院是痴珠寄漱玉的书常常说及,故此知道。
当下士宽就将痴珠、秋痕始末路述,漱玉叹息,说道:“他的柩就回去了,他的祠还在,明日你领我去拜一拜吧。”士宽欣然答应。
这一夜,士宽得了一梦,梦见一家园亭,皓月当空,人影灯光,清华无比,戏台上正演夜戏。只听手锣一响——(旦淡妆上)
[一剪梅]秋来无事不伤情。花也飘零,叶也飘零。夜长无梦数残更。风也
凄清,雨也凄清。坐介)万点秋光上画屏,隔花环佩响东丁,今生自有伤
心事,漫道前身是小青。奴家姓刘,小字梧仙,本系河南人氏。只因父母
早亡,流落在烟花行院,歌衫舞扇,也学些袅袅婷婷,月夕花晨,总不免
凄凄楚楚。今春韩参军遍选名花,把奴家取了榜首。咳!奴家倒也不争此
虚名,只要早离苦海。所幸七月,在秋华堂内,得遇东越韦郎,三月绸缪,
十分怜借。将来终身之托,就在此君了。今日重阳佳节,韦郎请了韩参军
并采秋姊姊,在此赏菊,此时敢待来了。保儿!(杂应介)北生鳖甲,名唤
狗头。姑娘有何吩咐?(旦)今日赏菊筵席,可曾完备?(杂)完备多时。
(旦)可将上品各色菊花搬过来。(杂)是。(场上设菊花八盆。且随意指点介。
生巾服上)萧疏云树接高城,满院秋声,满地秋陰。闲寻秋色访佳人,花好
同心,酒好同斟。小生韦痴珠。今日重阳佳节,请了好友韩荷生,在秋心
院赏菊.来此已是,不免竟入。(入介。见旦介。旦)韦老爷。(生)梧姬。
(各揖福介。生笑介)好呀,一院秋色,雅人深致,毕竟不同。梧姬呀!
[不是路]看你袅袅婷婷,对着这露叶风枝更可人。真侥幸,偎香倚玉,得
与相厮并。点缀秋光到十分,谁能称?慵妆淡抹多风韵,好似桃花扇底人。
(旦叹介)秋花萧瑟.也似奴家薄命飘零!多时郎君格外垂青了。无端恨佳
人福菊花无命,只恐催花信急,卸花风紧。(酒介。生)呀!怎么又触起卿的
心事来了,且在房中少坐.韩参军就该到了。(同下。小生携小旦艳妆上)
[红纳祆合]一步步下妆楼,拽罗裙,度过了小院门、苍苔径,握住你嫩春
纤,缓缓行。我和你并香肩,莲步稳。看疏疏红叶满枫林,染裙腰,才记
得寻芳黄蝶双双也,又只听寒-儿悲又鸣。到了。(扣门介。内应
介。开门相见介。生、旦、小生、小旦备揖福介。生)小酌不恭,有劳芳
步。(小生)岂敢!佳辰雅集,再领清谈,对此冷艳孤芳,正好领教梧卿一
声“晓风残月”哩。(旦)采秋姊姊在此,奴家岂敢献丑?只好求姊姊指教
吧。(小旦)妹妹过谦了。(坐介。生)看酒来。(杂排桌几。对坐介。菊横列
场前介。生(你看幽丛绕舍,冷香袭人,何不让一大白?请。(各饮介。生)
[前腔]这几枝白冷冷玉无痕,那一丛黄澄澄金簇紧。这好似醉朱颜羞晕生,
这好似带红妆残梦醒。(小生叹介)叹光陰一瞬儿去不停,我与你旧日潘郎鬓
已星。回念那家山万里遥遥也,到今朝插茱萸少一人。(各叹介。旦唱)
[前腔]不多时,杏花天,艳阳辰。转眼是,菊花秋,霜做冷。说甚么为重阳
冒雨开,我只怕送西风成断梗。(小生)呀!梧卿,为甚么这般伤感?(小旦唱)
莫怪他对华筵珠泪倾,触动了老去秋娘无限情。我也是飞花落絮飘飘也,又
谁知随流水化浮萍。(同泪介。生)言至于此,益复无聊,也无心再饮酒了。
(撤席介。揖介。小生)小弟就此告辞。(小生、小旦各折菊簪鬓介。小生)人
世难逢开口笑。(小旦)菊花须洒满头归。(携手下。生向旦介)梧姬,你看他
二人密意缠绵、柔情宛转,好不令人可羡!我与卿呀!
[尾声]今生今世花同命,漫只说鸳鸯交颈,好与你割臂同盟一寸心。(生)偶
然相见便勾留,(旦)身世茫茫万斛愁。(生)同是飘零同是客,(旦)青衫红袖
两分头。(同下)醒来想道:“痴珠、秋痕,竟有人编出戏来。”又想道:
“咳!我是做梦,如何认真?”因坐起来,只见枕边有部书,大书《花月痕》
三字,傍题一联云:
岂为蛾眉修艳史?权将兔颖写牢蚤。
便当作一件宝贝。他又认不得字,也不肯给人看。后来要死,便将书埋在地下。
不知今年今月,该是此书出世,所以遇见小子,说了出来。看官,你看这时候是什么时候?宇宙清平,人民寿考,蛮夷归化,五谷丰登,万顷情波都成觉岸,千重苦海尽泛慈航。要知此事的真假是非,自然百年后有一个定论出来。正是:
身世茫茫,情怀渺渺。
若要空空,除非了了。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白虎通义
- 史记
- 宋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隋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金史
- 辽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别史
- 晏子春秋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史评
- 传习录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帝范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慎子
- 邓析子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伤寒论
- 神农本草经
- 难经
- 濒湖脉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术数
- 渊海子平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鬼谷子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镜花缘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东游记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朝野佥载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幻中游
- 春秋配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薛仁贵征东
- 毛公案
- 释家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黄庭经
- 神仙传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浮生六记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词曲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