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回 马兆熊怒杀高珍 邵华风常州劫牢
马兆熊怒杀高珍 邵华风常州劫牢
话说雷鸣、陈亮同秦元亮三个人,方一进酒馆,见铁贝子高珍站起来就跑。立地瘟神马兆熊一声喊嚷,怪叫如雷,站起来随后就追。雷鸣、陈亮、秦元亮这三个人,也不知道因为什么,随后也追赶出来。酒饭座唬的一阵大乱,饭馆那掌柜的也不敢拦,只打算雷鸣他们三个人是办案的番子,高珍这两个人必是贼人,大众胡思乱想,纷纷议论。雷鸣、陈亮、秦元亮三个人追来,就见高珍在头前奔命逃走,真是急急如丧家之犬,忙忙似漏网之鱼,连头也不回。就听马兆熊随后追赶口中喊嚷:“好囚囊的!你给我们拢对,我焉能饶你?今天你上天,赶到你凌霄殿,入地赶到你水晶宫,焉能放你逃走!”
飞天火祖秦元亮后面喊嚷说:“马贤弟,你因为什么追赶高珍?”马兆熊说:“三位跟我来!这小子他搬弄是非,他说雷鸣、陈亮把你杀了,我几乎受骗。”
雷鸣、陈亮一听,气往上撞说:“追他,别放他走了。”陈亮说:“高珍他是慈云观的余党。”众人紧紧一追,高珍头前逃走,这几个人也不知高珍要往哪跑,马兆熊是死心眼非要把高珍追上不可,直追出有五六里地。见高珍进了一座山口,众人也追进山口,高珍直奔北山坡,见山坡上有一座大庙,正当中的山门,两边的脚门,前有钟鼓二楼,后有藏经楼,大概有四五层大殿,见高珍跑进东角门,马兆熊也追进东角门。高珍要往东配殿里跑,活该脚底下一忙,台阶绊了一筋斗,马兆熊一个箭步,蹿到跟前,手起刀落,扎在高珍的后心,当时高珍气绝身亡,血流满地。此时雷鸣、陈亮、秦元亮也赶到了,秦元亮说:“马贤弟怎么样了?”马兆熊说:“把囚囊的扎死了。”
话言未了,就见由东配房一声喊嚷:“阿弥陀佛!”大众睁眼一看,出来一个大脱头和尚。身高八尺,膀阔三停,头大项短,披散着头发,打着一道金箍,面如锅底,粗眉大眼,身穿青僧衣,白袜僧鞋。和尚出来一看,说:“施主这是怎么了?我这庙里是佛门善地,为什么在我庙里来杀人?”秦元亮说:“你别管,他是个贼,我们把他摔到山涧去,没你的事。”和尚说:“在我庙内,焉有不管之理?你们几位贵姓?死的这个是谁呀?”雷鸣、陈亮各通了名姓,秦元亮、马兆熊也说了名姓,说:“这个贼人叫铁贝子高珍,他是由慈云观漏网之贼。”和尚说:“呵,他是慈云观的贼,破慈云观有你们几位么?”雷鸣、陈亮说:“有咱们。”秦元亮说:“我也在那里。”正说着话,就见由屋中出来一个人,正是黑毛虿高顺。说:“当家的别叫他们走,破慈云观有他们,把我哥哥杀了。好好,我焉能跟他等善罢干休!”和尚哈哈一笑,说:“不用你,他们几个是放着天堂有路他不走,地狱无门自找寻。
这也是自来找死。”众人一听,说:“好秃驴!你要多管闲事,先拿刀砍你。”
和尚用手一指,说声“敕令!”竟把四位英雄定住。
书中交代:这座庙就是弥勒院。原本高珍打算跑到弥勒院来,就不怕了,没想到自己到了庙里,绊躺下来,这也是贼人恶贯满盈,该当遭报。这个和尚就是通天和尚法雷。原本此时赤发灵官邵华风、五殿真人、八卦真人众妖道,由灵隐寺逃走,就奔弥勒院来了。这院里早有迷魂太岁田章,带领众熏香贼,早都来了。群贼在这庙里会了齐,都在后住着。今天通天和尚把四个人定住,高顺就说:“待我来杀,我给我哥哥报仇。”说着话,刚要转身进屋中拿刀,忽听外面一声喊嚷:“好孽畜!你们又要害人,待我和尚来拿你。”高顺一瞧,唬的亡魂皆冒,说:“可了不得了,济颠和尚来了!”原来济公由三清观出来,带领何兰庆、陶万春,慌慌忙忙就是奔弥勒院来。罗汉爷有未到先知,刚来到弥勒院,正赶上高顺同法雷要杀这四个人。和尚一嚷,高顺同法雷唬的拨头就往后跑。济公哈哈一笑,说:“好法雷,你跑罢!我和尚也不追你。十八天之后,咱们丹阳县见。”法雷只顾跑,也没听见。同高顺跑到后面,给众妖道送信,说:“济颠和尚来了!”
群贼一听,胆裂魂飞,急忙逃走。济公并不追赶,罗汉爷本是佛心的人,有好生之德,打算要把众妖道渡脱过来,改恶行善,就不拿他。焉想到群贼执迷不悟,恶习不改。众人逃出弥勒院,赤发灵官邵华风说:“众位,这济颠僧真是你我的冤家对头,你我走到哪里,他跟到哪里,山人我是一不做,二不休,他在这里,你我今天晚上奔常州府,劫牢反狱。把知府一杀,我自立常州王,众位助我一膀之力,你我今天分三面去。”大众说:“任凭祖师爷分派。”邵华风说:“我自带五殿真人由东面进城。”叫七星真人刘元素、八卦真人谢天机,领乾、坎、艮、震、坤、离、异、兑八位真人,由西面进城,派迷魂太岁田章,同单刀太岁周龙、笑面貔貅周虎、黑毛虿高顺一干众人,由南面进城,大众到常州府衙门会齐。
群贼各自点头,找了一座酒馆,大众吃了晚饭,候自天有初鼓以后,众人分三面够奔常州府而来。来到城根,众妖道驾趁脚风,抖袍袖上城,众绿林人等各掏白链套锁,用抓头抓住城头,揪绳上去。城守营虽有官兵,如何敌挡得了这一干群贼?三面贼人由马道下了城,乱摆兵刃,直奔常州府衙门而来。
此时,知府顾国章也早已得了信。
书中交代:知府顾国章由前者抄了慈云观,派官兵将庙上了封皮,兵马都监陆忠自己回了衙门,知府顾国章也回到常州府,立刻升堂。狱里的贼人玉面狐狸崔玉、拍花僧豆儿和尚月静、铁面佛月空、鬼头刀郑天寿五个人俱皆招认。五个贼人提上堂来,知府一讯问口供,鬼头刀郑天寿五个人俱皆招认,所有慈云观有多少人,有多少贼店黑船,邵华风起意造反,把从头至尾的事,俱皆招认,五个贼人画了亲供,知府吩咐仍将五个贼人入狱,一面办文书行知上院衙,现在上院衙已来了回文,着知府所有拿获的贼人,不分首从,俱皆就地正法。拟斩立决,定于明日出斩。
今天晚间,知府正在书房灯下看书。每日昼夜俱派官兵护狱,本来这个差事是紧要的事,知道漏网的贼人太多,就怕得是有人来劫牢反狱。知府衙门有两位看家护院的,是亲弟兄,一名叫王顺,一名叫王泰。这是两个能为枪刀剑戟,斧铖钩叉,十八般的兵刃,样样精通,由顾国章做知县的时节,这两个人就在这里。今大方交二鼓,忽听外面一阵喧哗,顾国章正在一愣,就要叫手下人去看什么事,忽然由外面跑进一个差人,来到书房说:“回禀老爷,了不得了!现在东城门南城门西城门来了无数的贼人,各持刀枪,砍伤了城守营无数的官兵。大概必是奔府衙门来了,大人早作准备。”知府顾国章一听,赶急吩咐把官兵调齐,预备激筒要紧,传王泰、王顺两位护院的保护。
正说着话,又有人来报:“回禀大人,现有无数的老道来劫牢反狱的,四老爷身受重伤,贼人伤了无数的官兵。”知府一听就愣了,幸亏激筒兵来得快,方来到衙门,只见房上四面贼人老道都满了,赤发灵官邵华风站在房上,一声喊嚷:“赃官听真!现有你家祖师爷在此,今天我把你等全皆结果了性命。”
顾国章吩咐尔等快拿激筒打他,众官兵急用激筒照众老道就打,众妖道方要念咒,被脏水打在身上,念咒也不灵了。邵华风说:“哪位先去杀狗官?”
旁有黑虎真人陆天霖说:“我去。”立刻摆宝剑跳下来,要奔知府,幸有王顺、王泰摆刀过去挡住。众老道今天扬扬得意,正在大肆横行,忽听由外面一声喊嚷:“好孽畜!往哪里走?”来者乃是济公禅师,要拿一干贼人。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孟子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子夏易传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三国志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清史稿
- 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奉天录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通
- 菜根谭
- 荀子
- 小窗幽记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三十六计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韩非子
- 管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医家
- 天工开物
- 农桑辑要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四圣心源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撼龙经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茶经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龙文鞭影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世说新语
- 三国演义
- 聊斋志异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孽海花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春秋配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庄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昭明文选
- 冰鉴
- 呻吟语
- 日知录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