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部·卷十六
○理所
《五岳山名图》曰:性命魂神之所属,皆有理所。
《神异经》曰:昆仑有铜柱,其高凌云,所谓天柱。围三千里,员曲如削,下有仙曹九府治所。
又曰:昆仑三角,其一角正北干辰星,名曰阆风巅。其一角正西,名曰玄圃台。其一角正东,名曰昆仑宫。上有玉楼十二,景云映日,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治所,真官仙灵之所宗。
《登真隐诀》曰:上清之境,九天之门,上皇太皇,帝君玉尊,集群神於其中,以定天下万民之罪福。
又曰:西华堂在上清,王母所居。
又曰:文德宫,张叔隐处之。
又曰:八景城在上清,玉晨道君所。
又曰:赤城,太元真人所居。
又曰:上清有杨寥殿,上皇大帝王尊集群於真内。
又曰:希琳殿在上清东海八停山上,太帝君所居。
又曰:琅玕殿在上清,金阙圣君所居也。
又曰:上清之境有丹城紫台,上皇大帝君玉尊集处。
又曰:七灵台在上清境,玉晨道君所居。
又曰:明真台在上清境东海八停,太山上帝所居。
又曰:那弗台在上清境方诸东华山上,青童君所居。
又曰:上清境有希林台,大帝道君居之。
东方朔《十州记》曰:有光碧堂,西王母所处也。
《三九素语》曰:兰台宫,亦柱玉女处之。玉房宫,黄帝之女处之。
《十洲记》曰:沧浪海岛上有积石室,多石象、八石、脑石、桂英也。
又曰:紫石宫室,九老仙都治处也。
又曰:昆仑山,一名昆陵山,一名玄圃台。上有积石圃、大冶井,西母宴会之所也。
又曰:昆仑有琼华室,西王母处之。
又曰:玄洲在北海亥地,有太玄仙都,伯真公所治也。
又曰:聚窟洲在西海中,北接昆仑,上多真仙,宫弟有辟邪天鹿之兽。洲上有大树,与枫木相似,而芳华闻数里。
又曰:神仙岛有紫石宫室,九老仙都治处,仙官数万人。
又曰:方丈在东海中,三天司命所居处,群仙皆往来其上。
《大洞真经》曰:太素三元山,有中黄太一上帝之馆。
又曰:玉晨大道君治蕊珠贝阙。
又曰:玉皇道君居青云之城,玉阶文陛。
又曰:玉容堂者,虚无真人之逸宅,亦真气之明堂。
又曰:玉容堂者,太上之明堂也,得道符籍之所在。
又曰:万华宫在小有玉真之天,小有先生之所治。
又曰:绝空之宫在玄洲之北,九真仙上帝司禁君会仙处也。
又曰:圆华宫,黄老之所处。
又曰:大霞之中,太虚元君之所处也。
又曰:秀华山,太极真人呼曰圆明丹室,五灵真君处之。
又曰:青精君登紫空之山,化玉室之内。
又曰:昆仑山有金丹流云之堂,上接璇玑之轮,下在太室之中,西王母所治,真仙之女所处也。
又曰:玉室,青精君之所处。
又曰:玉华三元君处流逸之室。
又曰:太虚有太霞之室,合九云而立宇,大虚元君之所处也。
又曰:青华之室,青童君乘玉雕之軿,御圆珠之气而入山室。
又曰:太老之室在上清,八皇老君乘广琅车而入。
又曰:流刚山上有晖景之室,西王母治所也。
《金根经》曰:青要帝君在丘玉国,黄金紫殿,青要帝君所处。
又曰:八阙,天人散香其间,阙上有金台九层,台上玉晨镇君所进居也。有金晖紫殿,后圣金阙帝君所居处也。
《上清经》曰:上清南极长生司命君,藏瑶台丹灵宫,又在兰庭云台,又登绝空之中紫碧玄台。
又曰:有紫微玄琳殿,中央黄老君居之。
又曰:协晨虚观{山陵}层之室,太上大道君闲居处也。
又曰:元始居紫云之阙,碧霞为城。
又曰:有黄房之室,一石玉容之堂,真晨道君治其中。太真科崇玄台,天师朝礼处。
又曰:有燕仙室,天师教化处也。
《南真说》曰:西王母女媚兰,字申林,治沧浪山,授书为云林天人。
又曰:北元中玄道君李庆宾女,授书为东雇灵昭文人,治方丈台弟十三朱馆中。
又曰:阆野者,阆风之府是也。昆仑上有九府,是为九宫,太极为太宫,诸仙皆是九宫之官僚耳。至於真人,乃九宫之公卿也。
又曰:大方诸宫,青君常治处也。其上人皆天真高仙,太极,公卿诸司命所处。有服日月芒法,虽己得道为真,犹故服之,霍山赤城亦为司命之府,惟太元真人南岳夫人宰缮。李仲甫在西方,韩众在南方,馀三十二司命皆当在东华。东华青童为太司命总统也。杨君亦去东轸执事,不知当在弟几耳。
又曰:句曲山,汉三茅君治其上,各乘一白鹄,集於处所,时人互有见者。山生黄金,汉灵帝时,诏敕郡县彩句曲之金,以充武库。至孙权时,又遣宿卫人彩金,常输於官。
又曰:方丈西北有阴城大山,沧浪西南有阳长大山其,山真仙之所处,是阳九百六应数之标揭也。秀华山有玉堂,乃五灵真君所处也。
又曰:金华山上有五宫,太一所处。
又曰:玄洲之上有景晖之室,西母之治所。
《神洲七转粕变经》曰:西陇濛汜之滨紫微玉堂,王母请诰灵素章之处也。
《飞龙隐诀》曰:北极真公治於北极广虚之室。大洞雌一篇曰:三元君在元虚之室。元始序曰:寒灵丹殿在上清太玄,王都道君请真文之处。又有玉宝殿,帝尊所处也。
《王君内传》曰:紫清太素琼阙,太素三元道君之所治也。
《洞玄经》曰:太极紫瑶之阙,太极玄光真君所治之处。自天地己来,人之生死簿籍在其中。
《玉清书》曰:玉户琼门,九皇上在其中。
《茅君内传》曰:玉清天中有散华台,是四斗七晨道君之所治也。
《列仙传》曰:太空琼台,太平道君处之。
《上清八景飞经》曰:玉宝台,三元君所登处也。
《三元真一经》曰:黄〈门卦〉紫户玄精之室,身中三一尊君常栖息之所。
《神祝经》曰:太上玄堂,天人所止。
《本行经》曰:有三元洞室,妙真人所处也。
《道学传》曰:茅山燕口洞,女冠钱妙真登坛处也。
《定志经》曰:天尊静处玄都元阳粕宝紫微官。
《太一洞真经》曰:有太极紫房宫,天帝宝神所处也。
《玉清经》曰:玉清宫,高真玉皇出入处。
《洞冥记》曰:宜都崇堂,在紫泥之海,东方朔宴息之所也。
《洞真经》曰:太老寝堂,八皇老君居处也。
《三元玉检经》曰:广灵之堂,太素三元君处之,在上清天。
《玄母按逝经》曰:五通仙堂者,五通帝君在其内。
又曰:散花玉室,三素元君在其内。
《玉清隐书》曰:琼琳堂,上皇玉帝寝宴处也。
《道学传》曰:沿室中有太阴堂,龙威丈人所见真文之所处也。
《龟山元录》曰:文龟洞室,上元君坐之处也。
葛洪《神仙传》曰:金华山有石室一所,丹溪人皇初平之隐处也。
《清虚真人王君内传》曰:委羽山洞周回万里,名曰大有空明天,司马季主在其中。
又曰:西域玉山洞周回三千里,名太玄总真天,司命君之所处也。
《名山记》曰:益州西南青城山,一名青城郡山,形似城。其山有崖舍亦壁,张天师所治处。南连峨嵋山,山遥望惟见两青岭。山如蚕蛾之眉,赤有洞天,诸灵书所藏不知当是弟几洞天也。
又曰:赤城丹山洞周三百里,名曰上玉清平天。此山下同台方二百里,司命君之府也。
《玉京经》曰:玄都玉京山有粕宝城,太上无极大道虚皇君之所治也,高仙之玄都焉。
《大有经》曰:太清极玄宫在元景之上,太上君居之。
《三元布经》曰:上清玉景宫,珮三元布人在其中。
《道迹经》曰:秀华玉堂,五灵真之所处也。
又曰:洞真堂,元始天王太一高圣君说观身太戒之所也。
《昇玄经》曰:玉清台,仙圣游衍之所。
《七星移度经》曰:帝君上登太极琼台。
《上原经》曰:眉竺仙公住南岳。
《五符经》曰:皇人在峨嵋山北绝岩之下,苍玉为屋。
《龟山元录》曰:紫閤,西华玉女居之。
《神祝经》曰:九合之室,太上在其内。
《玉晨明镜经》曰:有太玄玉宠囵华之室,三素元君处之。
《真诰》曰:大茅山西南有四平山,俗呼为方山,其下有洞室,名曰方台洞,与华阳通,号为别宇幽馆,得道者处之。
又曰:方偶山下有洞室,名曰方源馆,幽人居之。
又曰:包山下有石室银户,方圆百里。
又曰:有天市坛,范丘林授口诀处。
又曰:存方台,仙人蔡天生隐其内。
又曰:清虚宫,司马季主隐处也。
又曰:积石台,朱孺子居之。
又曰:寝静之室,涓子处之。
又曰:蓬莱仙公洛广休治蓬莱山。
又曰:许玉斧居方山洞,为上清仙公。
又曰:羡门,今在蒙山,大洞黄金之庭,授书为中元仙卿。
又曰:广汉郡绵竹县东九里有山,昔韩众於上得仙。有大石铜为志,治应箕宿。
又曰:广汉郡新都县,去成都一百五十里,山有芝草神药,前有池,水中有神鱼五头。昔王方平於此与太上相见,治应斗宿。
又曰:越隽郡邛都县有小山大山,名蒙治山,其高无逾。伊尹於此学道。上芝英金液草,服之度世,治应奎宿。
又曰:云台山有桃一树,三年一花,五年一实,悬绝无底之谷。惟赵昇乃自掷取得桃子,馀者无能取之,治应胃宿。
又曰:天柱山有女玉乘白鹤,仙人乘白鹿,在云台,治前有两碑。
又曰:玉局治在成都南,永寿元年正月七日,太上乘白鹿,张天师乘白鹤,来至此坐局脚玉床,即名玉局,治应鬼宿。
又曰:锺山在北海子,地隔弱水,自生神草,仙家种芝,课计顷亩,如稻状。亦有玉石泉,上有九源丈人宫,主领天下水神。
又曰:扶桑在碧海中,大帝宫,太真东王所治处也。
又曰:蓬莱山上有九天真宫,盖大真仙人所居。
《玉凉仙山经》曰:方诸宫,青童君治之;大丹宫,南极元君治之;白山宫,大素真君治之;西城宫,总真王君治之。
《太真科》曰:有无央宫,高上太真居之。
《龟山元录》曰:金华宫,西华玉女处之。
《上清经》曰:启金宫,玉宝九霄丈人居之;七映宫,紫映九霄真人居之;玉清元宝宫,高上虚皇君居之;金灵宫,紫虚高上元皇道君居之;朱灵宫,上皇虚君居之;洞云宫,皇上帝君居之;金辉宫,紫皇君居之;灵映宫,高亭君居之;变化宫,玉皇先生居之;玉宝宫,紫精君居之;飞玄宫,玄一君居之;玄上宫,玉皇先生居之;变云宫,太帝君居之;金门宫,皇上帝居之;阳明宫,洞真君居之;元景宫,太素君居之;紫瑶宫,北玄君居之;纳灵宫,南朱君居之;音光宫,西华君居之;灵金宫,中元君居之;紫微宫,东明君居之;凤生宫,高上君居之;朗范宫,元辰君居之;七瑶宫,九元君居之;郁森宫,大明君居之;云森宫,元灵君居之;洞霄宫,三元君居之;返香宫,元昭君居之;长命宫,太极元君居之;高虚宫,紫元君居之;飞玄宫,上真老君居之;琼容宫,洞景君居之;耀琼宫,太阳君居之;明真宫,景元君居之;紫曜宫,司命君居之;通妙宫,天皇君居之;金华宫,黄房君居之;天皇宫,太一君居之;闲清府,九天丈人居之;又有丹府,三天玉童居之,又有重冥府,玉堂九霄丈人居之;凤生府,九霄真人居之;金府,灵皇君居之;丹神府,上皇元道君居之;生真府,玉虚君居之;金魂府,万始先生居之;务虚府,皇帝君居之;紫曜府,紫皇君居之;神变府,中元君居之;九合府,玉皇先生居之。
又曰:有{山陵}层之室,玉晨道君处之。
又曰:帏缘之室,太元真人处之。
《汉武内传》曰:有紫桂宫,太上丈人居之。
- 推荐作品:
- 史
- 十三经
- 诗经
- 尚书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匡谬正俗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旧唐书
- 隋书
- 旧五代史
- 南史
- 北齐书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西夏书事
- 纪事本末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战国策
- 东观奏记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十六国春秋
- 载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蛮书
- 史评
- 增广贤文
- 荀子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李卫公问对
- 历代兵制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千字文
- 墨子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清代名人轶事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儒林外史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喻世明言
- 东周列国志
- 绿野仙踪
- 幽明录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南游记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尹文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