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易说卦
  《易?说卦》荀爽《九家集解》《乾》“为木果”之下,更有四,曰:为龙,为车,为衣,为言。《坤》后有八,曰:为牝,为迷,为方,为囊,为裳,为黄,为帛,为浆。《震》后有三,曰:为王,为鹄,为鼓。《巽》后有二,曰:为杨,为鹳。《坎》后有八,曰:为宫,为律,为可,为栋,为丛棘,为狐,为蒺藜,为桎梏。《离》后有一,曰:为牝车。《艮》后有三,曰:为鼻,为虎,为狐。《兑》后有二,曰:为常,为辅颊。注云“常,西方神也。”陆德明以其与王弼本不同,故载于《释文》。按:《震》为龙与《乾》同,故虞翻、干宝本作“駹”。
  在《 易?说卦》荀爽的《 九家集解》《乾》“为木果”之下,又有四种性质,即:为龙,为车,为衣,为言。《 坤》 卦后有八种,即:为牝,为迷,为方,为囊,为裳,为黄,为帛,为浆。《 震》 卦后有三种,即::为王,为鹄,为鼓。《巽》 卦后有二种,即:为杨,为鹳。《 坎》 卦后有八种,即:为宫,为律,为可,为栋,为丛棘,为狐,为蒺藜,为桎梏。《 离》 卦后有一种,即:为牝车。《艮》 卦后有三种、即:为鼻,为虎,为狐。《 兑》 卦后有二种,即:为常,为辅颊。注释说:“常,为西方神。”陆德明因为苟爽的说法与王弼本不同,因而将它记录在《 经典释文》 一书中.按:《 震》 为龙与《 乾》 为龙相同,所以,虞翻、干宝本作“駹”。
- 推荐作品:
- 集
- 尚书
- 左传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后汉书
- 旧唐书
- 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北史
- 金史
- 辽史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万历野获编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小窗幽记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帝范
- 中论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六韬
- 三略
- 将苑
- 吴子
- 尉缭子
- 武经总要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棠阴比事
- 医家
- 齐民要术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奇经八脉考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术数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茶经
- 杂家
- 吕氏春秋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人物志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金楼子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绿野仙踪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穆天子传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南游记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儿女英雄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小八义
- 春秋配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五灯会元
- 知言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云笈七签
- 文子
- 刘子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古诗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