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上智部·唐高祖
李渊克霍邑。行赏时,军吏拟奴应募,不得与良人同。渊曰:“矢石之间,不辨贵贱;论勋之际,何有等差?宜并从本勋授。”
唐高祖李渊攻下霍邑后,论功行赏时,军吏认为招募到的奴仆不应该和从军的百姓同等待遇。李渊说:“在战场上打仗,弓箭和飞石之间冲锋,是不分贵贱的;所以评论战斗的功劳,就不应该有什么等级之别,而应该按照各人的实际表现给予赏赐。”
引见霍邑吏民,劳赏于西河,选其壮丁,使从军。关中军士欲归者,并授五品散官,遣归。或谏以官太滥,渊曰:“隋氏吝惜勋赏,致失人心,奈何效之?且收众以官,不胜于用兵乎?”
其后,李渊和霍邑的官吏百姓相见,就像原先犒赏西河官员百姓一样犒赏他们,并选拔其中的青壮年,动员他们参军。关中来的士兵要求回乡的,都赐给他们五品官的名衔放他们回去。有人劝说,这样赐官位岂不是给得太多太滥,李渊说:“隋朝就是因为舍不得论功行赏,以致失了军民之心。我们怎么可以效法他呢?况且用官位来收揽民心,不是比用兵征服更好吗?”
- 推荐作品: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左传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论语
- 孟子
- 谷梁传
- 易经
- 中庸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晋书
- 隋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靖康传信录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传记
- 列女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岭外代答
- 读通鉴论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帝范
- 兵家
- 三十六计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六韬
- 三略
- 吴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千金方
- 洗冤集录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天玉经
- 灵城精义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千字文
- 墨子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清代名人轶事
- 西京杂记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红楼梦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剪灯新话
- 幽明录
- 唐传奇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济公全传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南游记
- 绣云阁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龙城录
- 说岳全传
- 后汉演义
- 南史演义
- 白牡丹
- 独异志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春秋配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隋唐两朝志传
- 声律启蒙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知言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诗文评
- 总集
- 别集
- 冰鉴
- 曾国藩家书
- 文心雕龙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