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零一 荀
历史来源
「荀」源出:
一、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姓苑》所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文王之子受封于郇国,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说在今山西省新绛县),晋武公灭郇国,以赐大夫原氏,是为郇叔。后代将"郇"字去邑旁加草头,遂为荀氏。
二、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据《通志·氏族略》所载:荀氏,晋之公族也。隰叔之后。荀邑在降州正平西十五里,本侯国,姬姓。晋灭之以为邑。
家族名人
荀淑(公元83-149年)
字季和,东汉颍川郡颍阴人。桓帝时为朗陵侯相,莅事明理,有"神君"之称。有八子(俭、绲、靖、焘、汪、爽、肃、敷),并有才名,时谓八龙。
荀雍
南朝宋国人,与谢惠连、何长瑜、羊璇之等四人跟谢灵运以文章赏会,作山泽之游,时人谓之四友。
荀蕤、荀羡
荀蕤,字令远,其弟荀羡,字令则,兄弟二人为晋代颍川郡颍阴人。荀蕤有仪操风望,雅为简文帝为重。官至建威将军、吴国内史。荀羡少有大志,后尚公主,拜驸马都督,至徐州刺史,累立战功,抚纳降附,甚得众心。时称二玉。
荀粲
字奉倩,三国时魏国颍阴人。独好道。曹洪女有美色,粲聘之,专房欢宴历年。后妇得热病,粲取冷熨其身,不愈而亡。粲痛悼不能已,岁余亦卒,时年二十九。
荀菘
字景猷,晋代颍阴人。志操清纯,雅好文学。官襄城太守,被社会所围。其女荀灌,率勇士数十人突围,乞师求援,平南将军石览至,遂解围。太宁年间(公元323-325年)荀菘任右光禄大夫。
地望分布
河南省洛阳市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十三经
- 诗经
- 孟子
- 公羊传
- 易经
- 中庸
- 大学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南齐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过江七事
- 杂史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别史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高士传
- 英雄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地理
- 水经注
- 大唐西域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蛮书
- 岭外代答
- 通典
- 儒家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荀子
- 幼学琼林
- 说苑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三十六计
- 素书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法家
- 管子
- 折狱龟鉴
- 邓析子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葬书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李虚中命书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茶经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老老恒言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阅微草堂笔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幽明录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雍正剑侠图
- 穆天子传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说岳全传
- 李公案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河东记
- 幻中游
- 独异志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中说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呻吟语
- 西湖梦寻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