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 洞微篇
凡棋有益之而损者,有损之而益者。有侵而利者,有侵而害者。有宜左投者,有宜右投者。有先著者,有后著者。有紧避者,有慢行者。粘子勿前,弃子思后。有始近而终远者,有始少而终多者。欲强外先攻内,欲实东先击西。路虚而无眼,则先觑。无害于他棋,则做劫。饶路则宜疏,受路则勿战。择地而侵,无碍而进。此皆棋家之幽微也,不可不知也。《易》曰﹕“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围棋中有种种应该考虑到的情形:有时候表面上得益而实际上受损,有时候表面上受损而实际上得益;有时候侵占地盘得到好处,有时候侵占地盘反而受害;有时候应该在左边投子,有时候应该在右边投子;有时候先下子,有时候后下子;有时候紧紧压住对方,有时候不慌不忙地行棋。粘子不要太急,弃子须考虑有什么好处。有时候开始显得近而最终远了,有时候开始显得少而最终却多了。打算加强外围就先在里面进攻,打算充实东部就先在西部进攻。棋路虚而无眼则先看看势头,如果对其他的棋没有妨害便做劫。给对方让路则行棋应疏,接受对方的让路就不要争斗。选择合适的地方加以侵占,如果没有妨害便继续推进。这都是棋家的深微之处,不能不认真了解。《易·系辞上》说:“不是天底下技艺极为精巧的人,谁能领略其中的奥妙呢?”
- 推荐作品:
- 经
- 集
- 十三经
- 左传
- 礼记
- 尔雅
- 公羊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文昌孝经
- 正史
- 三国志
- 晋书
- 新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梁书
- 陈书
- 逸周书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明儒学案
- 十六国春秋
- 吴越春秋
- 地理
- 徐霞客游记
- 东京梦华录
- 华阳国志
- 岭外代答
- 政书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说苑
- 盐铁论
- 春秋繁露
- 明夷待访录
- 中论
- 孙子兵法
- 素书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管子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慎子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医家
- 天工开物
- 黄帝内经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肘后备急方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术数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艺术
- 谱录
- 茶经
- 书目答问
- 杂家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困学纪闻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山海经
- 世说新语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西厢记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镜花缘
- 喻世明言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官场现形记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荡寇志
- 前汉演义
- 说岳全传
- 老残游记续集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河东记
- 小五义
- 白牡丹
- 唐摭言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五灯会元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黄帝四经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古文观止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沧浪诗话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