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第一 救卒中恶死方
救卒中恶死方
救卒死,或先病痛,或常居寝卧,奄忽而绝,皆是中死,救之方。
一方?取葱黄心刺其鼻,男左、女右,入七八寸。若使目中血出,佳。扁鹊法同。是后吹耳条中。葛当言此云吹鼻,故别为一法。
又方:令二人以衣壅口,吹其两耳,极则易,又可以筒吹之,并捧其肩上,侧身远之,莫临死人上。
又方:以葱刺耳。耳中、鼻中血出者莫怪,无血难治。有血是候,时当捧两手忽放之,须臾死人自当举手捞人,言痛乃止。男刺左鼻、女刺右鼻中,令入七八寸余,大效。亦治自缢死。与此扁鹊方同。
又方:以绵渍好酒中,须臾,置死人鼻中,手按令汁入鼻中,并持其手足,莫令惊。
又方:视其上唇里弦弦者,有白如黍米大,以针决去之。
又方:以小便灌其面,数回即能语。此扁鹊方法。
又方:取皂荚如大豆,吹其两鼻中,嚏则气通矣。
又方:灸其唇下宛宛中,承浆穴,十壮,大效矣。
又方:割雄鸡颈取血,以涂其面,干复涂,并以灰营死人一周。
又方:以管吹下部,令数人互吹之,气通则活。
又方:破白犬以拓心上。无白犬,白鸡亦佳。
又方:取雄鸭,就死人口上断其头,以热血沥口中。并以竹筒吹其下部,极则易人,气通下即活。
又方:取牛马粪尚湿者,绞取汁,灌其口中,令入喉。若口已噤者,以物强发之;若不可强者,乃扣齿下;若无新者,以人溺解干者,绞取汁。此扁鹊云。
又方:以绳围其死人肘腕,男左女右,毕伸绳从背上大槌度以下,又从此灸,横行各半绳。此法三灸各三,即起。
又方:令爪其病患人中,取醒。不者,卷其手灸下文头随年。
又方:灸鼻人中,三壮也。
又方:灸两足大指爪甲聚毛中,七壮。此华佗法。一云三七壮。
又方:灸脐中,百壮也。
扁鹊法又云?断豚尾,取血饮之,并缚?以枕之,死人须臾活。
又云?半夏末如大豆,吹鼻中。
又方:捣女背屑重一钱匕,开口纳喉中,以水苦酒,立活。
按此前救卒死四方,并后尸蹶事,并是魏大夫传中正一真人所说扁鹊受长桑公子法,寻此传出世,在葛后二十许年,无容知见,当是斯法久已在世,故或言楚王,或言赵王,兼立语次第,亦参差故也。
又张仲景诸要方。捣薤汁以灌鼻中。
又方:割丹雄鸡冠血,管吹纳鼻中。
又方:以鸡冠及血涂面上,灰围四边,立起。
又方:猪脂如鸡子大,苦酒一升煮沸,以灌喉中。
又方:大豆二七枚,以鸡子白并酒和,尽以吞之。
救卒死而壮热者。矾石半斤,水一斗半,煮消以渍脚,令没踝。
救卒死而目闭者。骑牛临面,捣薤汁灌之耳中,吹皂荚鼻中,立效。
救卒死而张目及舌者。灸手足两爪后十四壮了,饮以五毒诸膏散有巴豆者。
救卒死而四肢不收,矢便者。马屎一升,水三斗,煮取二斗以洗之。又取牛洞一升,温酒灌口中。洞者,稀粪也。灸心下一寸、脐上三寸、脐下四寸各一百壮,瘥。
若救小儿卒死而吐利,不知是何病者。马屎一丸,绞取汁以吞之。无湿者,水煮取汁。
又有备急三物丸散及裴公膏,并在后备急药条中,救卒死尤良,亦可临时合用之。凡卒死、中恶及尸蹶,皆天地及人身自然阴阳之气,忽有乖离否隔,上下不通,偏竭所致,故虽涉死境,犹可治而生,缘气未都竭也。当尔之时,兼有鬼神于其间,故亦可以符术而获济者。
附方扁鹊云,中恶与卒死鬼击亦相类,已死者为治,皆参用此方。
捣菖蒲生根,绞汁灌之,立瘥。
尸厥之病,卒死脉犹动,听其耳中如微语声,股间暖是也,亦此方治之。
孙真人治卒死方。以皂角末吹鼻中。
- 推荐作品:
-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仪礼
- 论语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隋书
- 宋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北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南齐书
- 编年史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纪事本末
- 过江七事
- 五代新说
- 五代史阙文
- 东观奏记
- 九州春秋
- 别史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吴越春秋
- 越绝书
- 东京梦华录
- 武林旧事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庐山记
- 政书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菜根谭
- 增广贤文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孔子家语
- 说苑
- 明夷待访录
- 潜夫论
- 中论
- 北溪字义
- 兵家
- 素书
- 孙膑兵法
- 三略
- 吴子
- 尉缭子
- 司马法
- 太白阴经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法家
- 管子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本草纲目
- 神农本草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针灸大成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肘后备急方
- 医学源流论
- 撼龙经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天玉经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千字文
- 百家姓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梦溪笔谈
- 笑林广记
- 颜氏家训
- 论衡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容斋随笔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西京杂记
- 尚书正义
- 池北偶谈
- 风俗演义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搜神后记
- 宣室志
- 山海经
- 水浒传
- 三国演义
- 警世通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初刻拍案惊奇
- 幽明录
- 酉阳杂俎
- 子不语
- 东游记
- 孽海花
- 鬼神传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何典
- 杨家将
- 绣云阁
- 西汉演义
- 南北史演义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朝野佥载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开辟演义
- 林公案
- 两晋演义
- 薛仁贵征东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释家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僧伽吒经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神仙传
- 太玄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日知录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