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果实菜谷禁忌并治二十五
果子生食生疮。
果子落地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
生米停留多日,有损处,食之伤人。
桃子多食令人热,仍不得入水浴,今人病淋沥寒热病。
杏酪不熟,伤人。
梅多食,坏人齿。
李不可多食,令人胪胀。
林檎不可多食,令人百脉弱。
橘柚多食,令人口爽,不知五味。
梨不可多食,令人寒中,金疮、产妇,亦不宜食。
樱桃杏多食,伤筋骨。
安石榴不可多食,损人肺。
胡桃不可多食,令人动痰饮。
生枣多食,令人热渴,气胀。寒热羸瘦者,弥不可食,伤人。
食诸果中毒,治之方:
猪骨烧灰
上一味,末之,水服方寸匕。亦治马肝漏脯等毒。
木耳赤色,及仰生者,勿食。菌仰卷及赤色者不可食。
食诸菌中毒,闷乱欲死,治之方:
人粪汁饮一升,土浆饮一二升,大豆浓煎汁饮之。服诸吐利药,并解。
食枫柱菌而哭不止,治之以前方。
误食野芋,烦乱欲死,治之以前方。
其野芋根,山东人名魁芋,人种芋,三年不收,亦成野芋,并杀人。
蜀椒闭口者有毒,误食之戟人咽喉,气病欲绝。或吐下白沫,身体痹冷,急治之方。
肉桂,煎汁饮之,饮冷水一二升。
或食蒜,或饮地浆。
或浓煮豉汁饮之。并解。
正月勿食生葱,令人面生游风。
二月勿食蓼,伤人肾。
三月勿食小蒜,伤人志性。
四月、八月勿食胡荽,伤人神。
五月勿食韭,令人乏气力。
五月五日勿食生菜,发百病。
六月、七月勿食茱萸,伤神气。
八月、九月勿食姜,伤人神。
十月勿食椒,损人心,伤心脉。
十一月、十二月勿食薤,令人多涕唾。
四季勿食生葵,令人饮食不化,发百病,非但食中,药中皆不可用,深宜慎之。
时病差未健,食生菜,手足必肿。
夜食生菜,不利人。
十月勿食被霜生菜,令人面无光,目涩心痛,腰疼,或发心疟,疟发时手足十指爪皆青,困萎。
葱韭初生芽者,食之伤人心气。
饮白酒食生韭,令人病增。
生葱不可共蜜,食之杀人,独颗蒜弥忌。
枣和生葱食之,令人病。
生葱和雄鸡、雉、白犬肉食之,令人七窍经年流血。
食糖蜜后,四日内食生葱蒜,令人心痛。
夜食诸姜蒜葱等,伤人心。
芜菁根多食之,令人气胀。
薤不可共牛肉作羹食之,成瘕病,韭亦然。
莼多病,动痔疾。
野苣不可同蜜食之,作内痔。
白苣不可共酪同食,作●虫。
黄瓜食之,发热病。
葵心不可食,伤人;叶尤冷,黄背赤茎者勿食之。
胡荽久食之,令人多忘。
病人不可食胡荽及黄花菜。
芋不可多食,动病。
妊妇食姜,令子余指。
蓼多食,发心痛。
蓼和生鱼食之,令人夺气,阴咳疼痛。
芥菜不可共兔肉食之,成恶邪病。
小蒜多食,伤人心力。
食躁式躁方:
豉浓煮汁饮之。
钩吻与芹菜相似,误食之,杀人,解之方:《肘后》云,与茱萸黄食芥相似。
荠苨八两
上一味,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二服。钩吻生地傍无他草,其茎有毛者,以此别之。
菜中有水莨菪,叶圆而光,有毒,误食之,令人狂乱,状如中风,或吐血,治之方:
甘草煮汁,服之即解。
春秋二时,龙带精入芹菜中,人偶食之为病,发时手青腹满,痛不可忍,名蛟龙病,治之方:
硬糖二、三升
上一味,日两度,服之,吐出如蜥蜴三五枚,差。
食苦瓠中毒,治之方:
黎穰煮汁,数服之解。
扁豆,寒热者,不可食之。
久食小豆,令人枯燥。
食大豆等,忌啖猪肉。
大麦久食,令人作●。
白黍米不可同饴蜜食,亦不可合葵食之。
蕎麦面,多食令人发落。
盐多食,伤人肺。
食冷物,冰人齿。食热物,勿饮冷水。
饮酒,食生苍耳,令人心痛。
夏月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着身,及使扇,即成病。
饮酒大忌灸腹背,令人肠结。
醉后勿饱食,发寒热。
饮酒食猪肉,卧秫稻穰中则发黄。
食饴多饮酒,大忌。
凡水及酒,照见人影动者,不可饮之。
醋合酪食之,令人血瘕。
食白米粥勿食生苍耳,成走疰。
食甜粥已,食盐即吐。
犀角?搅饮食,沫出,及浇地坟起者,食之杀人。
饮食中毒烦满,治之方:
苦参三两苦酒一升半
上二味,煮三沸,三上三下,服之,吐食出即差,或以水煮亦得。
又方:
犀角汤亦佳。
贪食、食多不消,心腹坚满痛治之方:
盐一升水三升
上二味,煮令盐消,分三服,当吐出食,便差。
矾石生入腹,破人心肝,亦禁水。
商陆,以水服,杀人。
葶苈子,傅头疮,药成入脑,杀人。
水银入人耳及六畜等,皆死。以金银着耳边,水银则吐。
苦练无子者杀人。
凡诸毒,多是假毒以投,无知时宜煮甘草荠苨汁饮之,通除诸毒药。
- 推荐作品:
- 经
- 子
- 集
- 十三经
- 诗经
- 礼记
- 周礼
- 孝经
- 孟子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笠翁对韵
- 大戴礼记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后汉书
- 明史
- 宋史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宋书
- 元史
- 新五代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周书
- 南史
- 北史
- 金史
- 梁书
- 辽史
- 陈书
- 资治通鉴
- 续资治通鉴
- 西夏书事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贞观政要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东观奏记
- 别史
- 平宋录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高士传
- 英雄记
- 万历野获编
- 江南野史
- 徐霞客游记
- 水经注
- 东京梦华录
- 大唐西域记
- 洛阳伽蓝记
- 吴船录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读通鉴论
- 史通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北溪字义
- 兵家
- 孙子兵法
- 孙膑兵法
- 百战奇法
- 将苑
- 尉缭子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兵法二十四篇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投笔肤谈
- 何博士备论
- 管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扬子法言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邓析子
- 农桑辑要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黄帝内经
- 难经
- 千金方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三命通会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千字文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淮南子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人物志
- 清代名人轶事
- 老老恒言
- 风俗演义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类书
- 太平御览
- 搜神后记
- 小说家
- 三国演义
- 西游记
- 警世通言
- 儒林外史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隋唐演义
- 三侠五义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狄公案
- 十二楼
- 花月痕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绣云阁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河东记
- 白牡丹
- 独异志
- 林公案
- 北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毛公案
- 心经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知言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老子想尔注
- 亢仓子
- 别集
- 浮生六记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郁离子
- 随园诗话
- 训蒙骈句
- 诗人玉屑
- 词曲
- 牡丹亭
- 桃花扇
- 长生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