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禽兽鱼虫禁忌并治二十四
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疢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例皆难疗。凡煮药饮汁以解毒者,虽云救急,不可热饮,诸毒病,得热更甚,宜冷饮之。
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肾,四季不食脾。辩曰:春不食肝者,为肝气王,脾气败,若食肝,则又补肝,脾气败尤甚,不可救,又肝王之时,不可以死气入肝,恐伤魂也,若非王时即虚,以肝补之佳,余脏准此。
凡肝脏,自不可轻啖,自死者弥甚。
凡心皆为神识所舍,勿食之,使人来生复其报对矣。
凡肉及肝,落地不着尘土者,不可食之。
猪肉落水浮者,不可食。
诸肉及鱼,若狗不食,鸟不啄者,不可食。
诸肉不干,火灸不动,见水自动者,不可食之。
肉中有朱点者,不可食之。
六畜肉,热血不断者,不可食之。
父母及身本命肉,食之令人神魂不安。
食肥肉及热羹,不得饮冷水。
诸五脏及鱼,投地尘土不污者,不可食之。
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
自死肉口闭者,不可食之。
六畜自死,皆疫死,则有毒,不可食之。
兽自死,北首及伏地者,食之杀人。
食生肉,饱饮乳,变成白虫。一作血蛊。
疫死牛肉,食之令病洞下,亦致坚积,宜利药下之。
脯藏米瓮中有毒,及经夏食之,发肾病。
治自死六畜肉中毒方:
黄蘗屑,捣服方寸匕。
治食郁肉漏脯中毒方:郁肉,密器盖之,隔宿者是也。漏脯,茅屋漏下,沾著者是也。
烧犬屎,酒服方寸匕,每服人乳汁亦良。饮生韭汁三升,亦得。
治黍米中藏干脯,食之中毒方:
大豆浓煮汁,饮数升即解,亦治狸肉漏脯等毒。
治食生肉中毒方:
掘地深三尺,取其下土三升,以水五升,煮数沸,澄清汁,饮一升即愈。
治六畜鸟兽肝中毒方:
水浸豆豉,绞取汁,服数升愈。
马脚无夜眼者,不可食之。
食酸马肉,不饮酒,则杀人。
马肉不可热食,伤人心。
马鞍下肉,食之杀人。
白马黑头者,不可食之。
白马青蹄者,不可食之。
马肉?肉共食饱,醉卧大忌。
驴、马肉,合猪肉食之,成霍乱。
马肝及毛不可妄食,中毒害人。
食马肝中毒,人未死方:
雄鼠屎二七粒,末之,水和服,日再服。屎尖者是。
又方:人垢取方寸匕,服之佳。
治食马肉中毒欲死方:
香豉二两 杏仁三两
上二味,蒸一食顷,熟杵之服,日再服。
又方:煮芦根汁,饮之良。
疫死牛,或目赤,或黄,食之大忌。
牛肉共猪肉食之,必作寸白虫。
青牛肠,不可合犬肉食之。
牛肺从三月至五月,其中有虫如马尾,割去勿食,食则损人。
牛羊猪肉,皆不得以楮木桑木蒸炙,食之令人腹内生虫。
啖蛇牛肉杀人,何以知之?啖蛇者,毛发向后顺者,是也。
治噉蛇牛肉,食之欲死方:
饮人乳汁一升,立愈。
又方:
以泔洗头,饮一升,愈。
牛肚细切,以水一斗,煮取一升,暖饮之,大汗出者愈。
治食牛肉中毒方:
甘草煮汁,饮之即解
羊肉其有宿热者,不可食之。
羊肉不可共生鱼酪食之,害人。
羊蹄甲中有珠子白者,名羊悬筋,食之令人癫。
白羊黑头,食其脑,作肠痈。
羊肝共生椒食之,破人五脏。
猪肉共羊肝和食之,令人心闷。
猪肉以生胡荽同食,烂人脐。
猪脂不可合梅子食之。
猪肉和葵食之,少气。
鹿肉不可和蒲白作羹,食之发恶疮。
麋脂及梅李子,若妊妇食之,令子青盲,男子伤精。
肉不可合虾及生菜,梅李果食之,皆病人。
痼疾人不可食熊肉,令终身不愈。
白犬自死,不出舌者,食之害人。
食狗鼠余,令人发?疮。
治食犬肉不消,心下坚或腹胀,口干大渴,心急发热,妄语如狂,或洞下方:
杏仁一升,合皮熟研用
上一味,以沸汤三升和取汁,分三服,利下肉方,大验。
妇人妊娠,不可食兔肉、山羊肉及鳖、鸡、鸭,令子无声音。
兔肉不可合白鸡肉食之,令人面发黄。
兔肉着干姜食之,成霍乱。
凡鸟自死,口不闭,翅不合者,不可食之。
诸禽肉肝青者,食之杀人。
鸡有六翮四距者,不可食之。
乌鸡白首者,不可食之。
鸡不可共葫蒜食之,滞气。子。(一云
山鸡不可合鸟兽肉食之。
雉肉久食之,令人瘦。
鸭卵不可合鳖肉食之。
妇人妊娠,食雀肉,令子淫乱无耻。
雀肉不可合李子食之。
燕肉勿食,入水为蛟龙所啖。
鸟兽有中毒箭死者,其肉有毒,解之方:
大豆煮汁,及盐汁,服之解。
鱼头正白,如连珠至脊上,食之杀人。
鱼头中无鳃者,不可食之,杀人。
鱼无肠胆者,不可食之,三年阴不起,女子绝生。
鱼头似有角者,不可食之。
鱼目合者,不可食之。
六甲日,勿食鳞甲之物。
鱼不可合鸡肉食之。
鱼不得和鸬肉食之。
鲤鱼鲊不可合小豆藿食之,其子不可合猪肝食之,害人。
鲤鱼不可合犬肉食之。
鲫鱼不可合猴雉肉食之。一云不可合猪肝食。
鳀鱼合鹿肉生食,令人筋甲缩。
青鱼鲊不可合生胡荽,及生葵,并麦中食之。
鳝不可合白犬血食之。
龟肉不可合酒果子食之。
鳖目凹陷者,及压下有王字形者,不可食之。
其肉不得合鸡鸭子食之。
龟鳖肉不可合苋菜食之。
虾无须及腹下通黑,煮之反白者,不可食之。
食脍,饮乳酪,令人腹中生虫,为瘕。
鲙食之,在心胸间不化,吐复不出,速下除之,久成症病,治之方:
橘皮一两 大黄二两 朴硝二两
上三味,以水一大升,煮至小升,顿服即消。
食鲙多,不消,结为症病,治之方:
马鞭草
上一味,捣汁饮之,或以姜叶汁饮之一升,亦消。又可服吐药吐之。
食鱼后中毒,两种烦乱,治之方:
橘皮
浓煎汁,服之即解。
食鯸?魚中毒方:
芦根煮汁,服之即解。
蟹目相向,足斑目赤者,不可食之。
食蟹中毒,治之方:
紫苏
煮汁,饮之三升。紫苏子捣汁,饮之亦良。
又方:
冬瓜汁,饮二升,食冬瓜亦可。
凡蟹未遇霜,多毒,其熟者,乃可食之。
蜘蛛落食中,有毒,勿食之。
凡蜂蝇虫蚁等,多集食上,食之致?。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尚书
- 左传
- 礼记
- 周礼
- 仪礼
- 孝经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其他经学
- 中庸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后汉书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元史
- 魏书
- 旧五代史
- 北史
- 梁书
- 北齐书
- 陈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明季北略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战国策
- 五代史阙文
- 奉天录
- 顺宗实录
- 别史
- 平宋录
- 传记
- 列女传
- 晏子春秋
- 唐才子传
- 明儒学案
- 英雄记
- 载记
- 越绝书
- 万历野获编
- 徐霞客游记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华阳国志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政书
- 通典
- 史评
- 读通鉴论
- 传习录
- 儒家
- 三字经
- 荀子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说苑
- 盐铁论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潜夫论
- 中论
- 兵家
- 素书
- 六韬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司马法
- 乾坤大略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历代兵制
- 投笔肤谈
- 翠微先生北征录
- 韩非子
- 商君书
- 扬子法言
- 邓析子
- 医家
- 农家
- 天工开物
- 齐民要术
- 北山酒经
- 氾胜之书
- 难经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药性歌括四百味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饮膳正要
- 温病条辨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滴天髓阐微
- 疑龙经
- 焦氏易林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鬼谷子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夜航船
- 名贤集
- 陶庵梦忆
- 公孙龙子
- 清代名人轶事
- 南越笔记
- 尚书正义
- 类书
- 太平御览
- 宣室志
- 小说家
- 山海经
- 聊斋志异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封神演义
- 博物志
- 剪灯新话
- 老残游记
- 二刻拍案惊奇
- 新齐谐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孽海花
- 古今谭概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花月痕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女仙外史
- 韩湘子全传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李公案
- 刘公案
- 大唐新语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幻中游
- 小八义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无量寿经
- 五灯会元
- 僧伽吒经
- 僧宝传
- 道家
- 庄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云笈七签
- 悟真篇
- 文子
- 文始真经
- 亢仓子
- 尹文子
- 刘子
- 诗文评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西湖梦寻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
- 桃花扇
- 长生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