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漏方·恶疾大风第五
(论一首 方十首)
论曰∶恶疾大风有多种不同,初得虽遍体无异,而眉发已落。有遍体已坏,而眉须俨然。有诸处不异好人,而四肢腹背有顽处,重者手足十指已有堕落。有患大寒而重衣不暖,有寻常患热,不能暂凉。有身体枯槁者,有津汁常不止者,有身体干痒彻骨,搔之白皮如麸,手下作疮者。(《外台》作卒不作疮。)有疮痍荼毒重叠而生,昼夜苦痛不已者,有直置顽钝不知痛痒者。其色亦有多种,有青、黄、赤、白、黑、光明、枯暗。此候虽种种状貌不同,而难疗易疗,皆在前人不由医者,何则?此病一着,无问贤愚,皆难与语,何则?口顺心违,不受医教,直希望药力,不能求已,故难疗易疗,属在前人,不关医药。予尝手疗六百余人,瘥者十分有一,莫不一一亲自抚养,所以深细谙委之。姑与其语,觉难与语不受入,即不须与疗,终有触损,病既不瘥,乃劳而无功也。又神仙传,有数十人皆因恶疾而致仙道何者?皆由割弃尘累,怀颖阳之风,所以非止瘥病,乃因祸而取福。故余所睹病者,其中颇有士大夫,乃至有异种名人,及遇斯患,皆爱恋妻孥,系着心髓不能割舍,直望药力,未肯近求诸身,若能绝其嗜欲,断其所好,非但愈疾,因兹亦可自致神仙。余尝问诸病患,皆云自作不仁之行,久久并为极猥之业,于中仍欲更作云。为虽有悔言而无悔心,但能自新,受师教命,食进药饵,何有不除。余以贞观年中,将一病士入山,教服松脂,服至百日,须眉皆生。由此观之,唯须求之于己,不可一仰医药者也。然有人数年患身体顽痹,羞见妻子,不告之令知,其后病成,状貌分明,乃云犯药卒患,此皆自误,然斯疾虽大,疗之于微,亦可即瘥。
此疾一得,远者不过十年皆死,近者五六岁而亡。然病者自谓百年不死,深可悲悼。一遇斯疾,即须断盐,常进松脂,一切公私物务释然皆弃,犹如脱屐。凡百口味,皆须断除,渐渐断谷,不交俗事,绝乎庆吊,幽隐岩谷,周年乃瘥。瘥后终身慎房事,犯之还发。兹疾有吉凶二义,得之修善即吉,若还同俗类,必是凶矣。今略述其由致,以示后之学人,可览而思焉。
豆治恶疾方∶
用细粒乌豆,择取摩之皮不落者,取三月四月天雄乌头苗及根,净去土勿洗,捣绞取汁,渍豆一宿,漉去,曝干,如此七番。始堪服,初服三枚,渐加至六七枚,日一服。禁房室、猪 ?
岐伯神圣散
治万病,痈疽癞疹癣,风痿骨肉疽败,百节痛、眉毛发落,身体淫淫跃跃痛痒、目痛烂,耳聋齿龋,痔 方。
天雄 附子 茵芋(《外台》作 草) 踯躅 细辛 乌头 石南 干姜(各一两) 蜀椒 防风 菖蒲(各二两) 白术 独活(各三两)
上十三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勿增之。
野狼毒散
治恶疾方。
野狼毒 秦艽(等分)
上二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五十日愈。
又方 炼松脂投冷水中二十遍,蜜丸,服二丸,遇饥即服之,日三。鼻柱断离者,二百日服之瘥。断盐及杂食、房室。又以天门冬酒,服百日愈。
锻石酒
主生毛发须眉,去大风方。
锻石(一石,水拌湿蒸,令气足) 松脂成炼(十斤,为末) 上曲(一斗二升) 黍米(一石)
上四味,先于大锅中炒锻石,以木札着灰中,火出为度,以枸杞根锉五斗,水一石五斗,煮取九斗,去滓,以淋锻石三遍澄清,以锻石汁和渍曲,用汁多少一如酿酒法,讫封四七日开服,常令酒气相及为度,百无所忌,不得触风,其米泔及饭糟,一事以上,不得使人、畜、犬、鼠食之,皆令深埋却,此酒九月作,二月止。恐膈上热者,服后进冷饭三五口压之。
妇人不能饮食,黄瘦积年及蓐风,不过一石即瘥。其松脂末初 酿酒,摊饭时均散着饭上,待饭冷乃投之,此酒、饭宜冷,不尔即醋,宜知之。
治大风,眉发落,赤白癞病,八风十二痹,筋急肢节缓弱,飞尸遁注水肿,痈疽疥癣恶疮,脚挛手折,眼暗洞泄,痰饮宿 寒冷方∶
曲(二十五斤) 商陆根(二十五斤 马耳切之)
上二味,合于瓮中,水一斛渍之,炊黍米一石,酿如家法,使曲米相淹三 毕,密封三七日,开视曲浮酒熟,澄清温服三升,轻者二升。药发吐下为佳。宜食软煮饭,牛、羊、鹿肉羹。禁生冷醋滑,及猪、犬、鸡、鱼等。
治风身体如虫行方∶
用盐一斗,水一石煎减半,澄清温洗浴三四遍,并疗一切风。
又方 以淳灰汁洗面,不过一月。
又方 以大豆渍饭浆水,旦旦温洗面,洗头发,不净加少面,勿以水濯之,不过十度又方 成炼雄黄,松脂等分,蜜和丸。如梧子大,饮下十丸,日三,服百日愈。慎酒、肉、盐、豉等。
- 推荐作品:
- 史
- 诗经
- 礼记
- 仪礼
- 论语
- 孟子
- 尔雅
- 公羊传
- 谷梁传
- 易经
- 其他经学
- 大学
- 笠翁对韵
- 易传
- 子夏易传
- 文昌孝经
- 大戴礼记
- 正史
- 史记
- 汉书
- 后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旧唐书
- 隋书
- 新五代史
- 魏书
- 周书
- 北史
- 金史
- 北齐书
- 辽史
- 南齐书
- 逸周书
- 明季南略
- 资治通鉴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西夏书事
- 汉官六种
- 三朝北盟会编
- 杂史
- 五代新说
- 松漠纪闻
- 五代史阙文
- 九州春秋
- 晏子春秋
- 十七史百将传
- 十六国春秋
- 英雄记
- 吴越春秋
- 地理
- 洛阳伽蓝记
- 武林旧事
- 蛮书
- 吴船录
- 岭外代答
- 庐山记
- 史通
- 菜根谭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春秋繁露
- 中论
- 北溪字义
- 素书
- 百战奇法
- 吴子
- 尉缭子
- 太白阴经
- 兵法二十四篇
- 李卫公问对
- 武经总要
- 历代兵制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商君书
- 睡虎地秦墓竹简
- 医家
- 农家
- 黄帝内经
- 本草纲目
- 难经
- 千金方
- 金匮要略
- 奇经八脉考
- 濒湖脉学
- 四圣心源
- 洗冤集录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扁鹊心书
- 温病条辨
- 神相全编
- 撼龙经
- 渊海子平
- 九章算术
- 神峰通考
- 疑龙经
- 葬法倒杖
- 焦氏易林
- 月波洞中记
- 灵城精义
- 艺术
- 棋经十三篇
- 古画品录
- 园冶
- 书目答问
- 杂家
- 墨子
- 淮南子
- 智囊全集
- 笑林广记
- 朱子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人物志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困学纪闻
- 金楼子
- 池北偶谈
- 类书
- 太平御览
- 艺文类聚
- 小说家
- 山海经
- 西游记
- 红楼梦
- 搜神记
- 警世通言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阅微草堂笔记
- 博物志
- 东周列国志
- 剪灯新话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新齐谐
- 唐传奇
- 酉阳杂俎
- 隋唐演义
- 东游记
- 三侠五义
- 鬼神传
- 雍正剑侠图
- 三刻拍案惊奇
- 北游记
- 常言道
- 海上花列传
- 何典
- 夷坚志
- 杨家将
- 西汉演义
- 韩湘子全传
- 说唐全传
- 前汉演义
- 雷峰塔奇传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老残游记续集
- 南史演义
- 小五义
- 小八义
- 开辟演义
- 海国春秋
- 北史演义
- 两晋演义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释家
- 了凡四训
- 无量寿经
- 中说
- 僧伽吒经
- 道家
- 老子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庭经
- 太玄经
- 云笈七签
- 文始真经
- 尹文子
- 刘子
- 古文观止
- 别集
- 冰鉴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呻吟语
- 日知录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词源
- 词曲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