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方上·发汗散第四
(方十一首)
度瘴发汗青散
治伤寒敕色,恶寒发热,头痛项强体疼方。
麻黄(三两半) 桔梗 细辛 吴茱萸 防风 白术(各一两) 乌头 干姜 蜀椒 桂心(各一两六铢)
上十味治下筛,温酒服方寸匕,温覆取汗,汗出止。若不得汗,汗少不解,复服如法。
若得汗足,如故头痛发热,此为内实,当服 豉丸。若翟氏丸。如得便头重者,可以二大豆许,纳鼻孔中,觉燥涕出,一日可三四度,必愈。兼辟时行病。
五苓散
主时行热病但狂言烦躁,不安,精彩言语不与人相当者方。
猪苓 白术 茯苓(各十八铢) 桂心(十二铢) 泽泻(三十铢)
上五味治下筛,水服方寸匕,日三,多饮水,汗出即愈。
崔文行解散
治时气不和伤寒发热者方。
桔梗 细辛(各四两) 白术(八两) 乌头(一斤)
上四味治下筛,若中伤寒服钱五匕,覆取汗解。若不觉,复小增之,以知为度。若时气不和,旦服钱五匕。辟恶气欲省病者服一服,皆酒服。
六物青散
治伤寒敕色恶寒方。
附子 白术(各一两六铢) 防风 细辛(各一两十八铢) 桔梗 乌头(各三两十八铢)
上六味治下筛,以温酒服钱五匕,不知稍增之。服后食顷不汗出者,进温粥一杯以发之,温覆汗 可也。勿令流离,勿出手足也,汗出止。若汗大出不止者,温粉粉之,微者不须粉。不得汗者,当更服之。得汗而不解者,当服神丹丸。
青散
治春伤寒头痛发热方。
苦参 浓朴 石膏(各三十铢) 大黄 细辛(各二两) 麻黄(五两) 乌头(五枚)
上七味治下筛。觉伤寒头痛发热,以白汤半升和药方寸匕投汤中,熟讫去滓尽服覆取汗,汗出温粉粉之良久。一服不除,宜重服之。或当微下利者,有大黄故也。
诏书发汗白薇散
治伤寒三日不解者方。
白薇(十二铢) 杏仁 贝母(各十八铢) 麻黄(一两八铢)
上四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自覆卧汗出即愈。
华佗赤散
治伤寒头痛身热,腰背强引颈,及中风口噤疟不绝,妇人产后中风寒经气
丹砂(十二铢) 蜀椒 蜀漆 干姜 细辛 黄芩 防己 桂心 茯苓 人参 沙参 桔梗女萎(即葳蕤) 乌头(各十八铢) 雄黄(二十四铢) 吴茱萸(三十铢) 麻黄 代赭(各二两半)
上十八味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耐药者二匕。覆令汗出。欲治疟先发一时,所服药二匕半,以意消息之。细辛、姜、桂、丹砂、雄黄不熬,余皆熬之。
赤散
治伤寒头痛项强、身热腰脊痛往来有时方。
干姜 防风 沙参 细辛 白术 人参 蜀椒 茯苓 麻黄 黄芩 代赭 桔梗 吴茱萸(各一两) 附子(二两)
上十四味治下筛,先食,酒服一钱匕,日三。
乌头赤散
治天行疫气病方。
乌头(一两半) 皂荚(半两) 雄黄 细辛 桔梗 大黄(各一两)
上六味治下筛,清酒或井华水服一刀圭,日二,不知稍增,以知为度。除时气疫病,若牛马六畜中水行疫,亦可与方寸匕,人始得病一日时,服一刀圭,取两大豆许,吹注两鼻孔中。
水解散
治时行头痛壮热一二日方。
桂心 甘草 大黄(各二两) 麻黄(四两)
上四味治下筛,患者以生熟汤浴,讫以暖水服方寸匕,日三,覆取汗,或利便瘥。力强人服二方寸匕。(《延年秘录》有黄芩、芍药各二两。《古今录验》无甘草,有芍药。治天行热病生 疮疼痛及解肌出汗)
治时病表里大热欲死方∶
大黄 寒水石 芒硝 石膏 升麻 麻黄 葛根 (各等分)
上八味治下筛,水服方寸匕,日三。
- 推荐作品:
- 经
- 史
- 集
- 左传
- 礼记
- 仪礼
- 孝经
- 孟子
- 中庸
- 笠翁对韵
- 文昌孝经
- 白虎通义
- 正史
- 史记
- 三国志
- 汉书
- 明史
- 晋书
- 新唐书
- 清史稿
- 旧唐书
- 新五代史
- 旧五代史
- 周书
- 金史
- 北齐书
- 陈书
- 明季南略
- 大唐创业起居注
- 纪事本末
- 明季北略
- 五代新说
- 贞观政要
- 松漠纪闻
- 战国策
- 靖康传信录
- 五代史阙文
- 顺宗实录
- 九州春秋
- 平宋录
- 传记
- 唐才子传
- 高士传
- 载记
- 吴越春秋
- 地理
- 武林旧事
- 蛮书
- 都城纪胜
- 岭外代答
- 政书
- 通典
- 读通鉴论
- 史通
- 儒家
- 菜根谭
- 三字经
- 弟子规
- 小窗幽记
- 围炉夜话
- 幼学琼林
- 国语
- 孔子家语
- 近思录
- 帝范
- 潜夫论
- 中论
- 素书
- 百战奇法
- 三略
- 尉缭子
- 司马法
- 李卫公问对
- 练兵实纪
- 便宜十六策
- 虎钤经
- 何博士备论
- 韩非子
- 法家
- 商君书
- 折狱龟鉴
- 棠阴比事
- 农家
- 齐民要术
- 农桑辑要
- 氾胜之书
- 本草纲目
- 伤寒论
- 针灸大成
- 食疗本草
- 饮膳正要
- 肘后备急方
- 扁鹊心书
- 医学源流论
- 三命通会
- 神相全编
- 渊海子平
- 滴天髓阐微
- 葬书
- 神峰通考
- 李虚中命书
- 月波洞中记
- 艺术
- 古画品录
- 艺舟双楫
- 园冶
- 谱录
- 茶经
- 随园食单
- 书目答问
- 鬼谷子
- 吕氏春秋
- 墨子
- 百家姓
- 智囊全集
- 格言联璧
- 朱子家训
- 颜氏家训
- 夜航船
- 名贤集
- 容斋随笔
- 权谋残卷
- 公孙龙子
- 龙文鞭影
- 金楼子
- 齐东野语
- 避暑录话
- 宣室志
- 小说家
- 水浒传
- 西游记
- 聊斋志异
- 醒世恒言
- 太平广记
- 博物志
- 喻世明言
- 初刻拍案惊奇
- 老残游记
- 官场现形记
- 隋唐演义
- 济公全传
- 鬼神传
- 十二楼
- 穆天子传
- 北游记
- 常言道
- 三遂平妖传
- 海上花列传
- 夷坚志
- 西汉演义
- 说唐全传
- 儿女英雄传
- 前汉演义
- 岭表录异
- 龙城录
- 后汉演义
- 朝野佥载
- 白牡丹
- 独异志
- 薛刚反唐
- 唐摭言
- 林公案
- 海国春秋
- 残唐五代史演义
- 隋唐两朝志传
- 薛丁山征西
- 声律启蒙
- 了凡四训
- 道家
- 庄子
- 阴符经
- 列子
- 抱朴子
- 黄帝四经
- 悟真篇
- 文始真经
- 老子想尔注
- 尹文子
- 刘子
- 总集
- 古文观止
- 昭明文选
- 别集
- 浮生六记
- 曾国藩家书
- 幽梦影
- 日知录
- 龙川别志
- 伯牙琴
- 文心雕龙
- 随园诗话
- 沧浪诗话
- 训蒙骈句
- 牡丹亭
- 闲情偶寄